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USS Carl Vinson Carrier Strike Group)進入南海,展開例行海上行動。該打擊群由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CVN-70)搭載擁有美軍第1支F-35C攻擊中隊的第2艦載機聯隊(CVW-2)與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巡洋艦「普林斯頓號(USS Princeton CG-59)」、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驅逐艦「史特雷特號(USS Sterett DDG-104)及亨利·J·凱澤級(Henry J. Kaiser class)油料補給艦「瓜達盧普號(USNS Guadalupe T-AO-200)」組成。根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該打擊群於當地時間16日通過麻六甲海峽,隨後經新加坡海峽進入南海。

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朝日級(Asahi-class)驅逐艦「朝日號(JS Asahi DD-119)」在馬六甲海峽附近被發現與卡爾文森號打擊群同行,目前尚不清楚該艦是否正式隨行。朝日號此前參與中東反海盜任務,正在返回日本途中。卡爾文森號打擊群的此次行動正值台灣進行模擬抵禦入侵的年度軍事訓練「漢光演習」,同時近日中國大陸頻繁派遣偵察機與無人機於台灣周邊空域活動,引發區域緊張局勢。

當前熱搜:抗俄新招 烏克蘭開放前線讓外國軍火公司測試最新武器

卡爾文森號打擊群自去年11月18日從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啟航,執行印太地區任務,至今已部署241天。此前,該打擊群調往中東的美國中央司令部(USCENTCOM)區域執行三個月任務,近日返回印太地區。目前尚不清楚該打擊群將在南海停留多久或是否計畫停靠任何港口,但其行動顯示美國海軍持續在印太地區保持軍事存在,以維護區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