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採取對中國強硬的政策,甚至直接與中國爆發貿易衝突,但隨著美國在美中貿易談判中取得更多實際利益,川普也逐漸放寬了對中國的限制,甚至連先前嚴格管制晶片也恢復了出口。有多位專家分析認為,在川普利益導向的驅使下,美中兩國可能達成「科技大交易」的雙贏局面,推測川普可能逐步軟化對中國的強硬態度。

根據中國《觀察者網》今 ( 18 ) 日報導,雖然川普自第一屆總統任期開始,就持續以強硬的態度應對與中國相關的問題,近期甚至因對等關稅與中國爆發貿易戰,但目前美中兩國已經在外交、經貿領域的談判取得共識。該報導認為,川普可能「有條件的放寬對中國的技術管制」,換取中國的稀土產品出口、市場准入或是打擊芬太尼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兩國間的互動。

全站首選:俄若敢開戰 北約先打「這城市」! :美國歐非司令 : 隨時把它「從地球上抹去」

美國開放輝達向中國銷售「H20」AI晶片。 圖:取自NVIDIA官網(示意圖)

該報導以晶片為例,強調美國政府自拜登執政時期起,就持續將「出口管制」視為一種新型態的「戰略資產」,試圖透過維持美國自身在先進技術領域領先優勢的方式,持續與中國對抗。然而,近期川普放寬輝達 (NVIDIA) H20 晶片出口的舉動,直接顛覆了拜登政府留下的政治資產,並向中國釋出了友好的信號。

該報導表示,雖然川普政府的「戰略轉向」惹惱了許多「對華鷹派」的美國政治人物,但也不排除川普完全無視鷹派,進一步降低美中之間的貿易限制以尋求最大利益的可能性。

美國「互聯資本」( Interconnected Capital ) 創始人許凱文 ( Kevin Xu ) 認為,目前美中雙方的談判桌上已經出現「大量籌碼」,推測美國與中國未來可能達成「科技大交易」( Tech Grand Bargain ) 的目標,共同推動雙方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稀土、電池技術、 AI 晶片等領域的發展。

歐亞集團高級分析師邱多明 ( Dominic Chiu ) 補充稱,川普並不是一個執著於控制所有領域的人,「如果他認為某項政策可以成為籌碼,換取中國在稀土或其他問題上的讓步,他就可能這麼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晶片行業,要求在美國的科技封鎖下達成晶片自主。 圖:翻攝自新華社

前美國駐香港總領事、美國亞洲集團管理合夥人唐偉康 ( Kurt Tong ) 也進一步指出,與採取「小院高牆」政策且「不容談判」的拜登政府不同,川普希望向美國民眾展示自己的交易策略,以及可能帶來的成果,「他更關注貿易、赤字、對美國的投資,以及如何搞好與中國間的關係」。

該報導總結認為,川普很可能希望在與中國的談判中,推動與第一任期類似的目標:讓中國大規模購買美國產品,以緩解兩國長期間的貿易逆差,並在要求中國加強打擊芬太尼問題力度的同時,尋求中國不會再次將稀土出口「武器化」的保證。中國則可能藉此機會,要求川普全面取消關稅、放寬投資限制,並進一步讓美國在關鍵物資、技術的出口管制中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