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17 日訪問英國倫敦,與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正式簽署德英《友好合作條約》,這是英國自脫歐後與歐洲大國簽署的首份雙邊合作協議,涵蓋國防、移民、科技等多領域,展現雙方在當前地緣政治動盪下重塑夥伴關係的強烈意志。

這份條約被形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德之間首次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協議,明文規定雙方若遭武裝攻擊,將相互提供協助。協議的簽署背景,是俄羅斯侵略行為對歐洲安全構成長期威脅,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質疑北約防衛承諾,引發歐洲國家對華府立場的不安。

當前熱搜:俄若敢開戰 北約先打「這城市」! :美國歐非司令 : 隨時把它「從地球上抹去」

根據條約內容,英、德雙方將在未來十年內共同研發射程超過 2,000 公里的新型飛彈,加強深度打擊能力;並以 2023 年簽署的《三一之家協議》為基礎,推進武器出口聯合推廣計畫,如「拳師」裝甲車與「颱風」戰機,提振英國防產並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條約內容,英德雙方將在未來十年內共同研發射程超過 2,000 公里的新型飛彈,加強深度打擊能力;並以 2023 年簽署的《三一之家協議》為基礎,推進武器出口聯合推廣計畫,如「拳師」裝甲車與「颱風」戰機,提振英國防產並創造就業機會。圖為「颱風」戰機。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寰宇戰略解讀》

德國政府也未掩飾對英國核保護傘的興趣。分析指出,面對美國戰略態度轉變的不確定性,柏林試圖強化與英、法兩大核武國的安全合作,尋求更可信的核威懾保障。然而,由於英國核戰略高度依賴美國、加上現行法律與軍事決策機制尚未釐清,相關合作仍存在制度性與政治性障礙。

除了軍事合作,條約亦聚焦打擊非法移民問題。鑑於歐洲無證移民越過英吉利海峽人數日增,英德雙方計畫加強聯合執法與情資合作。德國將在今年底前立法,將協助非法移民前往英國的行為定為犯罪,並賦予警方查緝藏匿地點的權力。英方則持續強化與歐洲多國的協作,摧毀人口走私網絡,並查扣非法船艇。

非法移民已成為各國頭疼的問題。( 示意圖 )。 圖:翻攝自 @DXDWX999 X 帳號

協議也涵蓋商業與科技領域,英德將成立「商業論壇」,促進雙邊投資與產業合作,多家德國企業已宣布擴大對英投資。雙方亦承諾在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技術交流,同時簡化學校戶外教學與邊境通關程序,便利公民往來。

專家分析,這項條約架構仿效德法《亞琛條約》與英法《蘭開斯特宮協議》,象徵德國外交佈局正從法德雙邊拓展至歐洲三角合作。儘管條約未涉及正式核共享,但其戰略涵義清晰:面對俄羅斯咄咄逼人與美國安全承諾不確定性,歐洲正尋求更自主的安全整合。

德法《亞琛條約》。 圖:翻攝自X帳號@DFHUFA
英法《蘭開斯特宮協議》。圖:翻攝X帳號@UKNATO

然而,歐洲核保護傘的構想仍面臨諸多障礙,包括英美協議限制、核武啟動程序尚未釐清、及北約內部一致性問題。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學者羅斯指出,若歐洲國家透過多重雙邊協議各自強化防衛,反而可能導致安全架構「碎片化」。

總理梅爾茨則堅持,德國不會自行發展核武,而會致力透過歐洲合作獲得可信嚇阻。他的立場與施凱爾一致,即英國雖不重返歐盟,但將作為歐洲防務重要支柱繼續參與大陸安全事務。

德媒認為,此次條約簽署標誌著英德關係的一個轉折點,也可能成為歐洲安全架構重整的「試金石」。隨著俄羅斯威脅持續升高,歐洲國家正不得不思考如何在美國影響力減弱時,確保自身安全與集體防禦的可持續性。

德媒認為,此次條約簽署標誌著英德關係的一個轉折點,也可能成為歐洲安全架構重整的「試金石」。   圖:翻攝自 @NOELreports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