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海洋世界並未完成海豚繁殖計畫展期程序,卻在去年7月間,自然繁殖出一隻印太瓶鼻海豚寶寶。對此,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對管理海洋世界的財團法人私立海洋動物園教育基金會祭出重罰,且因野柳展示空間有限,未來不會再核准該場域的繁殖計畫。
海保署說明,財團法人私立海洋動物園教育基金會申請的「圈養環境中自然繁殖計畫」已獲海委會核准,計畫期限自2021年1月1日開始,到2023年12月31日為止。然而,該計畫結束後的7個月,海豚寶寶才出生,儘管母豚受孕時間在計畫核准期間內,但基金會在母豚受孕後,未完成展期程序,導致海豚寶寶「違法」出生,海保署才會開罰。
現正最夯:不只中和!張嘉玲爆新北選委會印錯罷免投票通知單 數量達142萬份
海保署指出,實地訪視結果顯示,儘管母豚健康狀況良好,且活動正常;海豚寶寶目前則在哺乳期,且已開始咬食餌料,但野柳海洋公園內展示空間有限,不宜再繁殖海豚,本次除了依《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外,也公告未來不會再核准該基金會提出的相關繁殖計畫。
至於違法繁殖出的海豚寶寶該何去何從,海保署解釋,目前已委託專業團隊,針對海豚寶寶執行圈養鯨豚福祉評估計畫,將針對本次自然繁殖個案召開專家會議,檢視野柳海洋公園設施條件和海豚健康行為,研議海豚母子後續的照護和安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