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造成中南部大量光電板散落,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6日)則稱,中南部遭颱風損毀的太陽光電板約14.5萬片、2800公噸,預計一個半月內清除完畢。他並強調,廢棄光電板不會有毒,不是「有害廢棄物」。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則質疑,鉛是國際列為第一級高毒性重金屬,這種東西漂在海岸、爛在泥巴裡,還能說「無毒」?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經濟部、海洋委員會、農業部、內政部、國防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相關單位,針對「光電設施對環境影響情形」進行專題報告與質詢。

全站首選:熱帶性低氣壓今早成形!氣象署曝「颱風警報」機率

對於外界質疑四處散落的毀損光電板恐影響生態環境。彭啓明表示,他上周六到光電板處理去化設備場參觀,每一個都可以回收,本身成分無毒,也沒有任何液體,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廢棄光電板是事業廢棄物,不是「有害廢棄物」,對養殖漁業沒有影響,魚因此有毒也是錯誤。

陳菁徽則表示,事實上,光電板包含矽晶片、電池片、模組、鋁框、玻璃。其中有的金屬是銀(Ag)、鉛(Pb)、錫(Sn)、銅(Cu)、氟化塑料(PVF,如 Tedlar),這個連環境部最後都不得不承認。

陳菁徽進一步指,鉛是國際列為第一級高毒性重金屬,如果進入土壤或地下水,會污染農地、進入作物食物鏈,可能造成神經毒性、兒童智力發展障礙、腎損傷、甚至長期導致致癌風險。這種東西漂在海岸、爛在泥巴裡,還能說「無毒」?

陳菁徽也質疑,氟化塑料則普遍存在於模組的封裝背板,如果遇高溫焚燒,可能釋出戴奧辛、HF 氣體。這些氣體是什麼?是會造成呼吸道灼傷、肺部纖維化、甚至致癌的高毒性氣體。請問如果這些板子破裂、起火、燃燒,怎麼還可以說沒事?

陳菁徽再表示,她今天質詢環境部與經濟部,問出了幾個重要的資訊。10天之內,經濟部會獲得屏東光電廠廠商計畫書,但不敢承諾是否提供給立委監督; 一個半月之後,可以提出這一次風災造成廢棄光電板的數據,有多少成功回收,有多少繼續破壞環境;8月初會預告,光電板應該要納入應回收項目;今年底,環境部會做環評總體檢,針對光電環評是否加嚴,提出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