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財政政策不該淪為政治操作的工具。尤其對一位號稱「財經專業」出身、長年在立法院擔任財政委員會資深的立委來說,這一點更是基本的政治良知與制度底線。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卻為了保住自己搖搖欲墜的立委身份,轉而力挺普發現金,徹底背棄了他長年宣稱的專業原則,也踐踏了權力分立的基本制度。

「財經立委的墮落:為了選票放棄專業判斷」長期以來,賴士葆總愛標榜自己是「財經專業」,自居為監督政府預算的理性力量。但當罷免聲浪升高、民意逆風時,他卻選擇向民粹低頭,與國民黨團、傅崐萁沆瀣一氣,強行通過「普發現金」。

持續更新:國民黨普發現金是「加債於民」 綠委提數字:必須舉債1,015億

筆者認為,這不是轉彎,而是墜落。一個財經立委若為了保住一席之地,就能輕易丟掉自己的立場與價值,還有什麼政策討論可以相信?他的選票是靠說服,還是靠討好?

為了罷免危機而急轉彎,誰才是被當傻子的?因為賴士葆他清楚知道,罷免聲勢正在文山區擴散。選民對他長期高高在上、選後神隱、只會上政論節目的不滿,已經累積多年。而現在將普發現金高舉為政績,不過是一場廉價的自保演出,想用發錢來平息選民怒火。

這正是對文山人最赤裸的羞辱!他的訊息很明確,「你們不會記得我什麼財經專業、把關預算,只要我現在跟著喊發錢,你們就會繼續投我、保我。」然而,這不是施政,是操弄;不是代表,是算計。

「文山人若不行動,就是默許繼續被矇騙」民主制度需要成熟的選民,也需要誠實的政治人物。當一位立委可以為了保位而毫無原則地背棄專業、用政策收買民心時,選民若選擇沉默,其實就是默許這種行為持續下去。

我們若不站出來罷免他,下一次,他就更不會把你放在眼裡。因為他已經在試探,你的憤怒能不能被1萬元現金安撫?而到了2028年,你以為會認份退休的賴士葆,最後又會出現在你的選票上,但在深藍的文山區,你卻有苦說不出,無法撼動。

「罷免不是情緒,是對政治誠信的最後底線」賴士葆已經清楚表明了,他願意為了罷免危機出賣原則、出賣制度。現在,該換我們告訴他:文山人不是這麼好騙的。罷免,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重新確立:政治人物必須有立場,有誠信,有尊重選民的基本態度。如果我們不行動,他就會繼續看不起我們。但如果我們站出來,就能讓政治回到人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