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近日發布報告,針對中國在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所設置的海上平台進行分析,詳細揭露三座設施的結構與潛在功能,並指出中國在黃海展現出與南中國海類似的「灰色地帶」戰術模式。

從 2022 年開始累積的海上角力

2025 年 2 月,韓國科研船「大地號」(Onnuri,온누리)在試圖靠近中國的海上構造物時,遭到中國海警船的阻攔,並一度與中方發生海上對峙,這一事件受到韓國媒體的關注和集中報導,並引發韓中海上邊界和外交層面的緊張局勢。

持續更新:專論》【馮光遠(儘量)回憶錄 】徐玖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相關報導:內海化與作戰干擾 中國海上平台出現於韓中重疊海域

事實上,CSIS 在報告中提到,在 2022 年韓國就已與中國在暫定措施水域發生類似事件。根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 數據顯示,「大地號」曾在 2022 年 4 月駛近至距離中方海上構造物僅約 170 公尺處勘察,並遭到舷號「6205」的中國海警船緊跟監視。

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rovisional Measures Zone, PMZ)是 2001 年韓中簽署漁業協定後,為避免主權爭議而劃設的共同管理海域,位於黃海交界處。根據協議內容,該海域僅允許韓中雙方進行漁業活動,不得設置固定設施、進行油氣開發、軍事部署或其他改變現狀的行為。

根據「大地號」的航跡顯示,當時該船雖進行廣泛的海洋研究,但也多次靠近中方平台,2022 年 5 月 1 日更再次進入約 2 至 3 公里範圍內,顯示韓方有計畫性地觀察相關設施。

圖為正在講解航跡圖的 CSIS 韓國研究主任 Victro Cha,圖中代表韓國海警船的淺藍色航跡和代表韓國科研船的深藍色航跡皆有逼近中國的海上構造物「深藍一號(黃點)」。(圖/截取自CSIS Youtube)

根據 CSIS 描述,2021 年中國首度將改裝自鑽油平台的設施部署至 PMZ,其後韓方提出強烈抗議。儘管中方曾短暫將平台撤回青島,但不久後便重新部署,並持續擴張海上設施。2023 至 2024 年間,大地號與韓國海警船曾多次進行接近調查,數度與中國海警發生近距離接觸。

從漁業試驗到實質管控 平台功能漸趨複合

這些中國海上設施源自 2018 年啟動的「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由中國科企主導,目標是在深海區域建構智能化漁業平台。兩座大型深海養殖籠「深藍一號」與「深藍二號」分別在 2018 年和 2024 年部署於 PMZ,其中深藍二號號稱可同時養殖高達百萬尾鮭魚。

圖為中國部署在 PMZ 區域的深藍一號大型捕魚設施。(圖/中國日報網)

「深藍一號」部署時,當時的文在寅政府認為該設施僅作漁業用途,因此符合協議中在 PMZ 水域內僅允許進行漁業活動的要求。

2022 年,中國更進一步將一座原為鑽油平台的「大西洋阿姆斯特丹(Atlantic Amsterdam)」改裝為六層高的「中央管理平台」,配置生活設施、科研單位與生產管理中心,並移至深藍一、二號設施周邊作為核心節點。根據中方的模擬圖,未來平台周邊預計再部署 8 座魚籠,形成半永久性設施網絡。

中國媒體曾形容此平台「如同在漁場旁新增一座人工島」,並可作為周邊養殖設施的母港進行規模擴張。

根據商業衛星與 AIS 資料,這些平台雖以漁業用途為名,但其結構穩固、通訊與監測設備齊全,具備轉為軍民兩用的潛力。CSIS 指出,即便未進一步改裝,這些平台也可能已在收集可用於水下導航與偵測的數據,令人聯想到中國在南中國海將氣象站升級為軍事前哨的模式。

相關報導:中國灰色作戰與海上民兵

漁業之名、主權之實? 韓國警惕中國戰略意圖

2025 年 5 月,中國突於 PMZ 區內劃設多個臨時禁航區,並派遣最先進航空母艦「福建艦」進行演訓,引發韓國強烈警覺,認為中國正透過累積式部署、逐步鞏固其對黃海海域的實質控制力。

此外,自 2018 年起,中國亦在黃海其他海域陸續設置 13 座太陽能燈塔型浮標,進一步引發對「半永久性海上基礎設施」的不安。韓國媒體與專家開始質疑,中國是否正複製其南中國海策略,以民用為掩護,鞏固對爭議海域的實際控制。

目前三座中國平台皆位於 PMZ 中方一側,但其存在使原本模糊的邊界管理更為複雜。由於漁業協定並未提及養殖行為,韓方難以據協議主張拆除。平台是否具有法律與政治意涵,恐將影響未來 EEZ 劃界談判與海上執法互動。

CSIS 警告,若中國持續擴建類似平台,且韓國無法有效應對,黃海恐將步上南中國海後塵,成為另一片被灰色戰術重塑的海域。

作者:李昇炫,報呱特約編輯。

本文轉載自報呱

相關報導:
2025/06/23 CSIS Chinese Platforms in the Yellow Sea’s South Korea-China PMZ
2025/07/03 朝鮮日報 中 서해 구조물은 잠수함 탐지용? 美 싱크탱크 “해저 데이터 수집 가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