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中關稅衝突已經宣告暫時休戰,但雙方仍處於嚴重的對立情緒中,中國方面也持續宣傳著此次談判所取得的「勝利」。然而,有美媒分析認為,在美中持續競爭的背景下,美國將可能繼續採取那些被中國視為「遏制該國發展」的策略,進一步加強兩國間的對立情緒。雙方如何在暫停關稅的 90 日內取得共識,也成為世界各地民眾的討論焦點。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雖然美中雙方已經藉由 11 日的瑞士日內瓦會議取得了暫停關稅徵收 90 天的共識,但中國政府認為美國對晶片、芬太尼問題實施的制裁,以及加深與印太地區盟友合作程度的行為,是對中國進行的「遏制」,質疑美國以「打壓中國」的方式,破壞兩國在日內瓦會談中取得的共識。
現正最夯:張又俠在按名單抓人? 傳又有多位習家軍將領被捕 胡錦濤 「團派」勢力捲土重來
該報導指出,自從日內瓦會談結束後,中國政府就持續擺出強硬的態度,中國的官媒《央視新聞》甚至要求美國「徹底糾正找尋藉口肆意加徵關稅的錯誤行為」,認為美中兩國可以進行對話,「但必須先結束美國的霸權」。

該報導也補充稱,在公布日內瓦會談的結果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 ( Jamieson Greer ) 與中國貿易特使李成剛、美國國務院副部長理察德.維爾馬 ( Richard Verma ) 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先後進行會面,但雙方至今仍未達成進一步的貿易共識。
香港大學地緣政治戰略學家黃志雄 ( Brian Wong ) 接受《 CNN 》專訪時表示,雖然中國也希望降低與美國的貿易衝突,「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沒有對緩和美中緊張關係抱持著任何幻想」。黃志雄認為,目前美中兩國之間存在強烈的不信任態度,且雙方在技術、軍事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等方面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強調美中兩國之間的衝突未來可能「進一步激化」。
該報導認為,雖然中國始終維持強硬的立場,但仍可能透過恢復或擴大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進口,又或是與美國政府協助打擊芬太尼問題的方式,對美國做出讓步。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中國計畫主任孫雲( Yun Sun )指出,中國願意與美國達成協議,以渡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帶來的風暴,並持續穩定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他們願意這樣做,但他們也希望美國維持務實、理性的外交策略」。

美國丹佛大學的約瑟夫科貝爾國際研究學院中美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 ( Suisheng Zhao ) 分析認為,由於近期習近平與其他中國官員不斷加強對拉丁美洲、歐洲與東南亞等地區的外交活動,川普持續進行全球關稅戰的行為,將可能為中國帶來「大量的戰略優勢」。
趙穗生強調,隨著美中兩國競爭不斷加劇,雙方都希望能盡量減少對對方的依賴,「美中兩國在談判中討論什麼東西並不重要,減少與對方的貿易並逐漸達成事實上的脫鉤,就是目前美中關係的發展趨勢」。

許多專家分析認為,美中兩國很可能會繼續延續對立的情勢,甚至可能尋求「事實脫鉤」,逐漸減少與對方的貿易往來。 圖 : 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