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2028總統熱門人選的台中市盧秀燕,結束澳洲訪問後,傳出考慮不參選黨主席。第二次大罷免案,7位被罷免立委當中,中台灣包括南投立委馬文君、游顥,台中立委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就有5個人,這雖是立委個人的事,但實際與中台灣的政治版圖也是緊緊相牽連。

她身為台中市長、是藍營在中部的核心人物,在這場政治攻防當中,有關鍵觀察指標意義,她的態度、動員與影響力,將在投票中被攤開檢驗。

當前熱搜:于朦朧墜樓案延燒「宋伊人首發聲」!網不買單狂酸:難以信服

過去總統大選,中台灣一向是藍綠勝負關鍵選區,北部陣營盤勢相對較為穩固,南部綠營選票基礎雄厚,只有中台灣縣市呈現「搖擺洲」的特性,一有風吹草動的訊息,都可能讓選票呈現消長情況。盧秀燕長期在地方經營,掌握台中市府資源及派系網絡,照理講,她的確可以發揮高度動員能力,因此這次罷免也被視為是檢驗盧秀燕在中台灣究竟有影響力的機會。

對盧秀燕來講,這不僅是替同黨5位立委站台拉票,更是一次她在中台灣政治行情的再確認。如果罷免成積亮眼,對於更上層樓,參選2028總統大選一局,都是她與同黨競選者或與其他政黨參選人可以勝出一籌之處。但若罷免案失利,甚至投票率偏低,外界會質疑她的基層掌握實力與政治動員效能。

民進黨與賴清德政府同樣將此視為關鍵戰役。

現正最夯:裝不了了?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宣布放棄WTO開發中國家待遇

在綠營眼中,第二次大罷免是一個切入藍營中台灣優勢地盤的「破口」契機。賴清德的核心團隊評估,若能在盧秀燕的地盤打出漂亮的反攻戰,不僅能削弱國民黨的中部氣勢,也可為 2026 中部縣市長選舉搶下灘頭堡,進一步為 2028 總統選舉鋪路。

綠營在策略上,除了在地方基層強化組織滲透,還會透過政策資源投放、議題設定等來挑戰藍營在中台灣的施政形象。例如聚焦在交通建設、產業升級、空汙治理等地方長期關注的議題,對照台中市府的作為,以提高綠營候選人的能見度與民眾好感度。

回顧從2000年開始,藍、綠陣營在中台灣三縣市(台中、南投和彰化)實力互有消長,民進黨在中台灣總統選舉的翻轉紀錄,包括2004、2016、2020三次,全區都拿下過。因此國民黨也並非在此區一直佔有優勢,不過若是在藍營團結,且沒有重大失分時,中台灣仍是藍營優勢選區。

最近三次藍營勝利分別是(2008、2012 與 2024),其中2024雖是賴清德選上總統,還是三腳督的情況,藍營仍在中台灣小勝,藍綠差距不到 5%。

第一次罷免案,盧秀燕在台中成功搶救了「盧媽三子」,在第二次大罷免,對藍綠雙方而言,同樣是一次中台灣政治板塊挪移的前哨戰。對盧秀燕來講,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政治豪賭,因為她賭上的,不只是藍營的中部版圖,更是她的未來政治行情。對民進黨與賴清德政府來講,也是一場檢驗綠營在搖擺洲破局能力的實彈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