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21日報導,北韓新型驅逐艦「崔賢級」二號艦在進行下水作業時發生嚴重事故,船體出現結構性受損,導致艦艉部分先行滑入水中,而艦艏則卡在船台上,艦體陷入「半水半陸」尷尬狀態。北韓官方高度重視此次事故,定性為「無法容忍的重大事故與犯罪行為」,並責令徹查相關責任人。
據悉,事故原因初步判定為指揮人員經驗不足與操作失誤,未能確保艦艇底盤移動過程中的滑道平行度,導致艦體失衡。事故中船底部分出現破損,並發生進水情形。雖然艦體主要損傷集中於破洞漏水,暫未波及龍骨等關鍵結構,但若處理不當,後續恐引發更大風險。
此次事故發生在崔賢級二號艦採用側滑式下水的過程中。側滑下水方式雖操作簡便、效率高,但對艦體強度與建造工藝要求極高,尤其適用於小型艦艇。崔賢級驅逐艦排水量達 5,000 噸,屬中大型艦艇,採用該方式本身即具有一定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北韓在 4 月 25 日才剛為「崔賢級」首艦舉行下水儀式,艦上配備包括四面相控陣雷達與 74 單元垂直發射系統等多項先進裝備,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二號艦也宣稱下水,但根據 12 日的衛星圖像顯示,該艦整體完成度較低,尚未安裝主要武器與雷達系統,疑似為追求「速度優先」而犧牲工藝與安全。

在國際長期制裁壓力下,北韓取得先進軍艦技術與零部件的難度極高。專家認為,本次事故雖令人遺憾,卻可能成為北韓積累中大型艦艇建造經驗的轉折點。《朝中社》報導指出,將軍級高層親眼目睹此次事故,表達強烈不滿,並下令於下月前「無條件完成修復」,顯示朝方仍高度重視該艦後續服役進度。

崔賢級一號艦。 圖:翻攝自 河東三叔

崔賢級驅逐艦。 圖:翻攝自 河東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