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將於下周六8月23日舉行投票。中選會昨(13)日舉辦第4場電視發表會,正方代表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反方代表則為親子共學暖暖蛇共學團自學畢業生吳亞昕。對於核廢料處置,黃國昌表示可以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放核廢料,相當於超過一座玉山高度進行處置。不過,黃的說法遭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打臉,並指相關技術尚未成熟且並非主流處置手段。
黃國昌表示,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他不可能容許把這個世代的問題,丟給下一代來承擔。他也說,因為自己曾參與反核運動,他非常了解公民社會、公民朋友,對於核電的疑慮。因此,他也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並深入民間向產業界、環保界的人士請益。他還援引CSIS報告指出,台灣當前電力網缺乏韌性,倘若中共對台進行封鎖,那麼台灣天然氣將在10日內耗盡。他表示,支持重啟才是對台灣國家安全最有保障的選擇。
當前熱搜:柯文哲要推「考上司法官先關1週」律師諷柯應裝葉克膜 網酸:法醫表示....
對於核廢料處理問題,黃國昌痛批民進黨政府以「核燃料棒放誰家」恐嚇人民,但未公開說明目前已有相關科技解方,也反問執政黨為何延宕處理核廢料選址。他還強調,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乾式貯存的存放年限至少有40年。同時還踢爆,經濟部跟台電今年6月花了納稅人的錢,跑到芬蘭、瑞士各個高階放射物處置場去參觀,也簽下了合作備忘錄來協助台灣規劃接下來的處置場址,這些只是政府刻意隱瞞,也不告知民眾的真相。
黃國昌表示,綜觀世界各國對於核廢料技術處置,「深孔地質處置」(DBD)技術已獲國際間支持,並展現出高度的安全性與可行性,同時對於地狹人稠且地質豐富的台灣來說,不僅只是技術性上的突破,更是政策上面的轉機。
他表示,過去傳統處理高放射性廢棄物的「深層地質處置」(DGD,Deep Geological Disposal)是在地下500公尺建造大型坑道,進行核廢料儲備,但「深孔地質處置」不同,他將以鑽井技術把高階核廢料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
雖然黃國昌為核廢料儲置提出其觀點,不過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聲明指出,雖然深孔地質處置技術因具有鑽井規模小、對岩體擾動較少的特質,而被部分人士視為技術突破,不過黃國昌描述為「已成熟並成為主流」並不符合國際現實。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續指,雖然該技術早在1957年便被提出,但直至今日仍未臻成熟,且如何確保廢棄物在數百年至數千年的時間尺度內保持安全隔離,仍缺乏實證基礎。且不論是DBD還是DGD,都必須依賴極為穩定的地質條件(避免地震、火山、地下水滲流等威脅)並需要長期監測與多世代管理,這不僅是工程難題,更涉及社會、政治、財務與治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