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事情,自2021年左右以來,中國的私立小學就陸續被加以關閉,這是習近平教育政策的一環,但卻引發了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強烈反對。
就在近日,河北省南宮市政府突然下令關閉該市一所受歡迎的私立小學,這就引發了數千名家長的激烈抗議。根據報導,目前風波已平息,但為什麼中國的私立學校卻接連被加以關閉呢?父母憤怒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呢?
全站首選:張又俠在按名單抓人? 傳又有多位習家軍將領被捕 胡錦濤 「團派」勢力捲土重來
事情是起因於今年5月,河北省南宮市豐翼小學突然接獲市府關閉學校的通知。關閉學校的原因是:近年來,教師的質與量全國不足,在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之間,「教師素質的差距」以及「因此所造成的教育質量的差距」就不斷擴大。因此,市政府決定要限制私立學校甚至關閉私立學校,以確保公立學校擁有優秀的教師。
但是,政府的這項決定是在沒有向家長做出任何事先解釋的情況之下而被做出來的,因此5月11日,有超過1000名反對關閉學校的家長們,就聚集在市政府大樓前,舉行抗議活動。這些抗議活動的影片就被發佈到社群媒體上面,而在對「私立學校關閉一事」感到不滿的中國民眾之間迅速傳播,同時也引起了海外媒體的注意。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豐翼小學是私立的品牌學校,隸屬於豐翼教育集團,成立於1997年。包括這所小學在內,豐翼教育集團在河北、廣東兩地共經營幼兒園、中學等7所學校,在校學生有1.6萬名。
豐翼小學以其高水準的教育而聞名,尤其是在數學方面。由於入學名額有限,家長必須提出申請並於公開的抽籤會中被抽中,才能被錄取。在好不容易通過了窄門而入學之後,突然學校要關閉,家長們就陷入混亂。雖然孩子們可以轉入到普通公立學校,但那裡的教育水準不如豐翼小學高,這似乎就引起了家長的憤怒。
■ 什麼父母親如此憤怒呢?
這場抗議活動發生於11日,家長們聚集在南宮市政府大樓前,不斷高喊「我們不同意!」和「領導們出來!」 的口號直到深夜。家長們要求南宮市撤回關閉豐翼國小的決定,或至少將關閉時間推延到所有現有的學生畢業以後。
針對家長抗議,南宮市出動大批的警力,在現場實施交通管制,並關閉市府前廣場的燈光,試圖驅散家長。家長們的抗議一直持續到12日上午,南宮市政府最終改變了關閉豐翼小學的決定,總算使事態平息下來。
儘管中國官方媒體沒有報導此事,但它在社交網站X上面傳播開來,引起了中國問題觀察家們的注意,他們並發表了各種的分析與評論。
「公立學校因為學生人數減少而面臨財政困難」,「這就是人們不想再生育的原因 」,「家長們並沒有反對公立學校」。他們說:「政府忽視兒童的權利並以暴力妨礙孩子們的教育,他們對此感到憤怒。」 「關閉私立學校並不能解決公立學校的問題,只會犧牲家長和學生,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我們知道公立學校在財政上的困難,但那是政府的問題,私立學校與此無關。這是濫用權力、榨取資源的做法。」
此外,也有這樣的批評:
「他們(政府)想擴大公立學校,把我們洗腦成小粉紅(愛國青年)和網路紅衛兵。實際上,教育是什麼(對政府來說)並不重要。如果你真的想讓你的孩子接受教育的話,就不要讓他們(政府)插手教育。」
「如果沒有大幅提高公立學校教師工資的話,就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家庭的教育水準也會擴大,地區的不均衡也會擴大。 」,「東南沿海地區的學校正在從東北、北部搶走優秀教師。有些公立學校的教師沒有領到薪水。中國共產黨的幹部對此視而不見,宣稱中國很偉大、正在發展之中,而持續增加軍事預算。像這樣子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嗎? 」
■ 連補習班也被禁止,教育國有化正在進展之中
過去幾年,因為習近平主導的教育改革而導致了教育不均衡和公立學校水準下降,這就成為中國很大的社會問題。
2021年7月,中國推出了《關於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其目的在於緩解過重的升學壓力,減輕孩子壓力,減少家庭作業,而這就造成黨和政府對家庭教育的干預。
中國不承認補習班和線上學習的營利事業,並推動教育的公營化。此外,政府也以「教育機會公平化」為由,推出政策來禁止私立中小學收取高額學費,並禁止透過考試、面試等方式來選拔學生,並將私立中小學轉換為公立學校。
2016年,《義務教育法》的修正已經通過,該法禁止營利性辦學。但是在2020年,全國的私立學校的中小學生約有1,685萬人,占所有中學生的總數近15%,佔小學生的總數的9%。
然而,根據中國教育部去年10月24日發布的《2023年全國教育發展統計公報》,全國私立學校總數在過去四年之間已減少2萬多所,僅2023年就減少1.1萬多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減少425所,學生減少134萬餘人。
設立新的私立小學和中學已不被允許,現存的私立中小學的預算由地方政府管理。在全國各地,大量的私立中小學突然被關閉,並出現了學費退還等的問題。
習近平為什麼要推行這樣的教育改革,或者說是教育改惡呢?是因為習近平自己學力不高,而想把老百姓的學力、智力都壓低嗎?
但是如果國民的教育水準和知識水準下降的話,那麼習近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之下,要讓中國成為超越美國的強國的雄心,不就會變得越來越遠了嗎?
要對這個矛盾找出一個圓滿的答案,首先必須思考中國共產黨政治思想教育的本質。換句話說,共產黨的教育不外就是洗腦教育。
■ 中國「洗腦教育」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說過,統治的本質是掌握「筆」(宣傳、洗腦),掌握「槍」(暴力、軍事)。而宣傳和洗腦無非是媒體和教育的掌控。習近平時代,中國開始更加重視意識形態的管控,眾所周知,在這項個識形態管控政策的初期所打出來的方針就是在大學引入「七不講」。而不應討論的內容就是以下的主題:
(1)普世價值,(2)新聞自由,(3)公民社會,(4)公民權利,(5)黨的歷史錯誤,(6)權貴資產階級,(7)司法獨立。
隨後,政府向大、中、小學的教師發布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教師在工作中不得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政策》的言行。據說,有很多有良心的老師因此被肅清,現在的師資短缺也是這個政策所造成的。
目前,中國的洗腦教育甚至延伸到了幼兒園;例如,有報導說,大連一家幼兒園正在進行一場《愛國教育遊戲》,孩子們把一顆類似手榴彈的球丟到一幅描繪日本軍人的面板上面。強調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義務教育學校=「紅軍小學」的數量也在增加。
根據官網的介紹,截至2019年5月,全國紅軍小學已增至300所。在這些紅軍小學裡,學生穿著讓人想到紅衛兵的制服,頭戴紅星的軍帽,學習習近平的新時代思想。人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的影片窺視到這個情況。習近平的新時代思想在普通義務教育的學校也是必修課程。
因為習近平政府的教育改革,數學、英語等有關學力的授課時數被削減,壓制了學生對西方文化、歷史、科技的好奇心,同時灌輸了對西方先進國家的敵意和惡意,使學生相信「脫離現實的中國偉大故事」和「被偽造的革命時代的輝煌歷史」。
由於中國共產黨長年的洗腦教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缺乏思考能力、想像力、好奇心和上進心;有些人成為了習近平的狂熱支持者,例如所謂的網路紅衛兵,而有些人則失去了活力,陷入了「躺平主義」。
■ 習近平不想提升教育水準嗎?
習近平本人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於15歲時就被下放,而從事體力勞動,他未經考試就被清華大學錄取,而這就不能反映他真正的學歷。習近平的學歷情結是相當程度被人們所周知的,據報導,他曾表示他不喜歡那些炫耀自己學歷的金融官僚。
因此人們可以認為,共產黨強化「使用教育的傳統洗腦技術」,加上習近平對自己教育背景的情結,就導致了“教育改革”被以如下的作法被加以推進,亦即:要增加更容易被共產黨控制的年輕人數量,而不是要提高中國民眾的教育水準。
當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等確實是世界一流的教育機構,吸引了世界頂尖的中國學生。但這只是代表了被選中的極少數天才,並不代表中國人民整體的平均智力的水準。
共產黨認為,由一小撮政治正確的秀才=官僚、政客、技術官僚和軍人來控制愚昧無知的民眾,是對共產黨政權有利的,其目的是把《維護共產黨的政治體制》置於《國家發展和人民富強》之上。
對於中國教育的現況最感到不安的是中產階級,他們過去透過努力在激烈的入學考試中獲勝,實現了相當富裕的生活。儘管他們知道現在的政府反對私立中小學和補習班,但他們還是努力尋找私人教師,想要讓孩子進入私立學校。
但是,隨著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們為了孩子的教育甚至考慮移民。近期中國赴日的留學生和教育移民數量異常的增加,或許也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自己無法在中國妥善養育自己的孩子」有關。如果鄰國能夠提供優質的教育,而且比去美國學習更便宜、更近、競爭更少的話,那麼人們當然就會去日本。
■小結
被共產黨變成手段的教育會使中國變得多強?這是有問題的。許多述說中國多強大的宣傳,其實是應該倒著看才會正確的。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