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清津造船廠 21 日舉辦海軍最新 5 千噸級驅逐艦下水典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出席儀式,並在現場指導工作。但儀式隨後發生重大問題,驅逐艦在金正恩眼前側翻,對此他迅速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事故與原因。最終得出的答案為,驅逐艦下水方式有問題。
根據《黃娜老師》今(23)日的報導,從噸位上來看此次出事的驅逐艦,應該是「崔賢」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該驅逐艦側翻原因是,下水過程中未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致使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破空導致船體失衡,驅逐艦無法完全脫離船台。
話題延燒:恐要槍斃很多人! 驅逐艦下水意外船底破孔 金正恩現場怒罵 : 「犯罪行為」
《黃娜老師》稱,現代船艦下水方法大約有 3 種。第一種是浮船塢式下水,用一種可以移動並能浮沉的「凹」字形船艙,通過對船體注水與排水,甲板高度可隨之調節。主要用於潛艇和小型船艦。

第二種是固定船塢式下水,這是大噸位船艦比較普遍的一種下水姿勢,適合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等大型軍艦。能安排這種下水姿勢的都是工業能力強的大國,例如美國與中國。
要實現這種下水方式,得先有固定的大型船塢,讓軍艦直接在船塢里建好,再把水引入船塢,使軍艦能依靠自身浮力浮起,然後利用外部動力將其拖出完成下水。

第三種是船台下水,其中船台式又細分為倒退式、側滑式和吊運式 3 種姿勢。倒退式技術最成熟,操作安全,可用於多種類型的船艦;側滑式風險高,主要用於中小型艦艇;吊運式則是軍艦先在船台上建好後,直接用大型起重機將其吊至水中,僅適用於導彈快艇之類的小型艦艇。
長期以來,北韓海軍的大中型船艦(相對的)多使用「倒退式」。北韓這次發生驅逐艦事故,主要是該驅逐艦沒有採取倒退式,非要進行側滑式下水。
側滑式下水即船隻在船台上建造完成後,在其側面鋪設很短的橫向滑道,通過外力使其側向入水。艦船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扔進海裡,依靠浮力自動修正入水姿態。側滑式多用於中小噸位的船艦,否則不容易保持平衡,在事故中採用此方法的北韓驅逐艦,就是船尾栽進了水裡擱淺,但船首入不了水,還在船台上搭著。

關於為何該區逐漸採用側滑式,目前的主流分析都認為,原因是北韓清津造船廠缺乏適合倒退式下水的斜坡設施。
X 帳號「MilitaryNewsUA」補充,芬蘭第一艘「波赫揚馬」級多用途輕護衛艦最近下水,這是該國最大的海軍計畫「Laivue 2020」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 2029 年,芬蘭海軍將建造 4 艘此類船艦。

從噸位上來看此次出事的驅逐艦,應該是「崔賢」級驅逐艦的二號艦。圖為今年 4 月 25 日北韓另一艘新型驅逐艦「崔賢」號的下水典禮。 圖:翻攝自河東三叔

北韓清津造船廠 21 日舉辦海軍最新 5 千噸級驅逐艦下水典禮,但驅逐艦發生側翻。(效果圖) 圖:翻攝自河東三叔

芬蘭第一艘「波赫揚馬」級多用途輕護衛艦最近下水。 圖:翻攝自 MilitaryNewsUA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