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今(1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揭露「中華鯤鵬會」長期配合中國對臺統戰,牽線臺灣大學生赴中國參與具政治意圖之交流營隊,並持續借用國立大學場地進行招生說明,形同在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內推動中共統戰認同工程。對此,經民連呼籲教育部應即刻查明責任、防堵統戰漏洞,同時也要求陸委會與內政部應就相關事證對「中華鯤鵬會」開罰。
經民連表示,根據他們的調查,發現「中華鯤鵬會」將於 5 月 17 日至 18 日分別在台中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與台灣大學舉辦「鯤鵬暑期交流團」說明會,並透過各社群平台進行宣傳,實質上在校園內宣傳統戰營隊,而教育部至今仍被蒙在鼓裡。

經民連指出,鯤鵬會在官方網站協助宣傳中國國台辦所頒佈之《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該辦法條文明定受獎學生須「認同一個中國」、「擁護祖國統一」,暴露該會作為中共統戰代理人角色之本質,相關行為應已抵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未經許可政治合作之規範,經民連呼籲陸委會與內政部應依法調查開罰。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研究員黃承瀚指出,鯤鵬會成立於 2016 年,創辦人為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其組織宗旨即主張「今天正確認識『中國大陸』,明天台灣才有能力做『正確』的選擇」,顯示其推動兩岸政治認同轉化之企圖。
黃承瀚續指,各種證據都證明「中華鯤鵬會」就是協助中國進行統戰工作的組織,包括鯤鵬會協助中國國台辦宣傳有高度統戰意涵之惠台政策、鯤鵬會官網營隊紀錄其與中國台辦之密切聯繫、社群網站多篇文章佐證鯤鵬會營隊為落地接待模式,且與各地台辦皆有密切聯繫、報名成功信件事實上指出參團學員只需支付機票費用等諸多統戰作為。
他強調,這些資料來自鯤鵬會網站、參與者公開貼文與中共官方新聞,具備高度一致性且相互佐證,已足以證明鯤鵬會參與中共統戰工作。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中共近年強化對台統戰與滲透,除選舉期間的短期介入外,亦大量藉由「非選舉期」的交流包裝與認知作戰,對台灣青年進行意識形態改造,弱化本土認同,破壞我國民主政治之正常運作。然而現行《反滲透法》對於此類「常態化滲透」尚無足夠規範,法制出現漏洞。
賴中強表示,過去經民連智庫參照《政治獻金法》之精神,本於「政治經費來源透明化」與「禁止外國及中港澳政治獻金」的國人高度法制共識,研擬《反滲透法》修正草案,明定四類灰色地帶行為人,負有經費來源透明化之主動申報義務,包括重複參與中國大陸特定組織具政治意圖之統戰活動者、媒介他人參與中國大陸特定組織具政治意圖之統戰活動者、經常從事附和中國大陸特定組織具政治意圖之宣傳活動者。、媒介他人從事附和中國大陸特定組織具政治意圖之宣傳活動者四類人都需主動申報。
他強調,以鯤鵬會為例,該會不僅配合中國台辦招募台灣青年、安排接受中共政策課程,並由對岸提供完整食宿,完全符合修法所欲規範之滲透行為。唯有修補法制漏洞、強化資訊揭露,才能避免臺灣校園成為統戰橋頭堡,落實「以民主防衛民主,以透明對抗滲透」之民主防衛工程。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指出,中國教育統戰手法多元,除赴中統戰教育營隊外,還透過網路宣傳、校園互訪與活動滲透青年認知,甚至成為統戰宣傳樣板,過去她曾質詢東吳大學小紅書事件及馬英九帶中國學生參訪台灣校園。她批評,中國從未遵守「對等尊嚴」的交流原則,呼籲教育部與陸委會除受理檢舉與查處外,應建立經費與資訊透明機制,參考美澳經驗推動「透明申報」,揭露統戰意圖與金流來源。
她強調,登錄平台遠不足以防滲透,應要求重複參與具政治意圖之統戰活動者主動申報經費來源,教育部也須制定規範、適時裁處,拒絕統戰入校。
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自今年一月起接獲多起陳情,反映有教師或民間團體招募大學生參加統戰團,行程中除唱「血濃於水」營歌,還安排國台辦官員授課、宣傳對台31條及招待餐敘,且所有活動除機票外,食宿全由中方招待,具統戰性質。
她呼籲教育部釐清大學場地是否被用於協助統戰,內政部調查鯤鵬會是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並促請陸委會、教育部與內政部共同研議落實「許可制」,取代現行報備制度。
郭昱晴表示,「鯤鵬會」是由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在2016年創辦,表面上鼓勵台灣年輕人赴中參訪、研習,但這類組織背後往往帶有中國統戰意圖。她也表達三點要求,如教育部必須立刻啟動調查,釐清校方審核流程是否有疏失,並檢討整體場地借用與交流審查機制;陸委會必須依兩岸條例開罰,並加強宣導;她並呼籲社會各界、家長與學校共同監督。

有參加過鯤鵬會的人在Dcard發心得文明確指出鯤鵬會營隊採「落地接待」模式。 圖:經民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