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今(14)日上午10時48分發布國家級地震災防告警,當時系統預估震央位於東南海域,影響範圍擴及嘉義、台南、高雄、花蓮與台東。不過後續確認,實際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地震規模為4.5,最大震度為4級。氣象署坦承預警系統預估出現誤差,已針對成因提出說明。

根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該地震發生於上午10時48分,震央位於嘉義縣政府東南東方30.8公里處,即嘉義縣大埔鄉,震源深度10.7公里。嘉義縣與台南市的最大震度均為4級。

當時氣象署先後發布2則災防告警。第1則為預估台東地區可能出現明顯搖晃,告警區域包括嘉義縣、台南市與高雄市;第2則為預測東南海域地震影響,警示範圍涵蓋花蓮與台東。不過事後資料顯示,這兩則預警與實際震央與強度存在落差。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當時系統最初預估東部可能發生規模達6.4的地震,但後續修正發現,震央實為中南部地區。造成誤差的主要原因在於東南部山區測站到電力、通訊與交通條件限制,偵測資料不夠密集。

他也提到,在偵測震波的過程中,若同時受到其他小規模地震或振動干擾,亦可能影響判讀,造成震央與規模預估誤差。他坦言,地震預警的精準性仍有待進一步克服,尤其需持續仰賴科技與偵測技術進步來改善。針對嘉義近期的地震情形,吳健富說,自今年初嘉義強震後,該地區仍持續有零星地殼活動,儘管震度不大、頻率逐漸下降,但活動尚未完全結束。氣象署將持續監測該地區地殼變化情形。

氣象署於今(14)日下午2時針對嘉義大埔地震召開記者會說明,進一步公布詳細資料。氣象署指出,這起地震為極淺層地震,震源深度為5.3公里,震央座標為北緯23.27度、東經120.65度。最大震度依然是嘉義縣與台南市的4級,嘉義市、高雄市、雲林縣為3級,花蓮與台東為1級。

根據氣象署簡報所附歷史紀錄,大埔鄉周邊過去曾發生多起規模4以上地震,尤以1980年代以後頻率較高,且多為淺層型地震,震波明顯。

 

氣象署說明嘉義大埔地震,震源深度5.3公里,最大震度嘉義台南4級。   圖:氣象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