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日內瓦宣布調降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將原先高達 145% 的進口稅下修至 30%,引發外界譁然。儘管華府對外宣稱這是中美貿易關係的「重大突破」,但多位專家與評論家卻直言,這場「貿易和解」更像是一場由川普政府親手製造、再自行收尾的政治戲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今 ( 14 ) 日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先以激進手段點燃貿易戰火,導致市場恐慌與供應鏈混亂,最終又以「90 天暫停衝突」作為緩解方式,試圖自塑救世主形象。評論直言,此舉如同「自己放火再拿一桶水來滅火」,雖能短暫降溫,卻無法挽回前期造成的實質損害。

《CNN》報導中的評論直言,美國此舉如同「自己放火再拿一桶水來滅火」,雖能短暫降溫,卻無法挽回前期造成的實質損害。(圖為美國總統川普) 圖:翻攝自 X.com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最新數據,即便部分關稅下調,美國消費者仍將面臨物價上升近 2%,相當於每戶家庭年度額外支出約 2,800 美元。同時,預計將有超過 45 萬人因貿易緊張局勢而失業,失業率預估上升 0.4 個百分點。

美國全國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博斯詹西克指出,儘管市場暫時回穩,但川普政策的反覆與不確定性,已對經濟信心造成長期侵蝕。「這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問題拖延並轉移焦點,」她強調。

除了國內經濟壓力外,有分析認為,此舉也與川普即將面對的選舉壓力密切相關。美中關係緊張之際,民意對川普的經濟政策信任度持續下滑,降低關稅可望在短期內改善民眾對物價上漲的不滿情緒,並為其連任之路鋪路。然而,外界仍普遍質疑,若無長期穩定的經貿政策支撐,短期讓步恐只是「治標不治本」。

川普的關稅戰嚴重影響到美國股市經濟與民生。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美股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