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7)日下午法說會前先公布財報資料,受惠於人工智慧(AI)晶片需求持續激增,第一季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 13.94元(折合 ADR 每單位約 2.12美元),符合市場預期的 13.44元,創同期新高與歷年單季次高。
以下是台積電第一季業績與倫敦證交所(LSEG)的預估值比較:
- 營收:8,392.5億元,預期 8,351.3億元
- 淨利:3,615.6億元,去年同期為 3,541.4億元
- 每股盈餘:13.94元,預期 13.44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台積電今年第一季營收增加 41.6%、稅後純益成長 60.3%、EPS 則增加 60.4%。若換算成美元(約以 32.8元計),第一季營收約為 255.3億,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5.3%,較前一季 268.8億美元減少了 5.1%。
雙率達到財測上緣
此外,第一季毛利率 58.8%,季減 0.2個百分點、年增 5.7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 48.5%,季減 0.5個百分點、年增 5.7個百分點;淨利率則是 43.1%,與上季持平,年增 5.1 個百分點。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皆落在財測上緣。
7奈米與以下營收占 73%
以銷售的製程別觀察,台積電第一季以 5奈米占比 36%為主力,其次為 3奈米占比 22%,第三則是 7奈米的 15%。整體 7奈米製程與以下更先進技術營收共占了 73%,約達新台幣 6,126.5億元。
晶片關稅、對等關稅將成風險
受惠於 AI 繁榮商機,台積電為美國 GPU 晶片公司輝達(NVIDIA)等客戶生產先進的晶片。然而,這家晶圓代工龍頭可能面臨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壓力。上個月,台積電宣布計畫在美額外投資 1,000億美元,加上先前已承諾向亞利桑那州 3家工廠投資的 650億美元,公司對美投資共達 1,650億美元,此顯然是對川普貿易政策的回應。
根據台積電法說會簡報來看,公司至第一季帳上仍握有現金 2.39兆元新台幣。
不過,台灣目前面臨川普政府加徵的 10%關稅,除非台美雙方達成協議,否則 90天的「互惠關稅」暫緩期結束後,稅率可能回升至 32%。此外,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客戶輝達、超微(AMD)等實施了更嚴格的出口管制,且該半導體出口管制可能在下個月擴大,將進一步限制使用台積電的晶片銷售。
台積電今日收在 847元,小跌 0.47%,今年來股價已下挫逾 2成;先前也有多家外資機構下修了該公司的目標價至千元附近。

以銷售的製程別來觀察,台積電第一季以 5奈米占比 36%為主力,其次為 3奈米占比 22%,第三則是 7奈米的 15%。 圖:截自TSMC法說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