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國與日本關稅與貿易議題展開高層談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親自參與白宮會談,顯示對此議題的高度重視。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川普在會後表示談判取得「重大進展」,而日本方面則強調雙方同意以「儘早達成全面協議」為目標。

此次談判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率團,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及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進行約50分鐘會談,隨後雙方部長級磋商75分鐘。日方提出重新審視汽車、鋼鐵等關稅,並希望美國取消對日出口的10%基線關稅及25%汽車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雖表明不急於做出重大讓步,但強調理解川普政策的「邏輯與情感因素」,顯示靈活談判姿態。

背景方面,川普自2025年初對全球實施關稅政策,包括對日本的24%「對等關稅」及25%汽車關稅,雖後暫緩90天至10%基線關稅,但汽車關稅未變。此舉重創日本出口經濟,分析師預估可能削減日本0.8%經濟成長。日本作為美國重要盟友,試圖以增加對美投資(如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換取關稅減免,並避免報復性關稅。

目前,雙方談判聚焦非關稅壁壘、貨幣政策及農業市場准入。日方希望快速達成協議以穩定市場,川普則優先與日本等對抗中國的戰略夥伴談判。市場普遍預期美日可能成為首批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專家評析,川普必須「馴服」日本;日本若能在關稅談判中服從美國,將可為同盟體係做出「示範」作用;同時增加對反對陣營,例如中國、歐盟的談判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