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軍方於 26 日宣布,成功「收復」多年來由柬埔寨實際控制的邊境戰略高地「茄子山」,並在山頂豎起泰國國旗。消息一出,在泰國國內掀起熱議,網路上流傳的現場畫面也引發一波民族主義浪潮,激起民眾愛國情緒。不過,柬埔寨方面迅速做出強硬反應,堅稱茄子山自始至終都在其主權範圍內,批評泰方此舉是「公然挑釁」。截至 26 日,柬泰雙方在邊境地區的交火已造成至少 32 人死亡,局勢持續緊張。

中國媒體《海風觀察》指出,茄子山位於泰柬長年爭議的 4.6 平方公里重疊區域,靠近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柏威夏寺。早在 1962 年,國際法院雖裁定柏威夏寺歸屬柬埔寨,但對於周邊土地的主權問題並未明確劃定,使該地成為兩國之間爭執不休的敏感熱點。作為地勢制高點,茄子山不僅具備戰略價值,更象徵兩國主權與民族尊嚴。

持續更新:謝步智觀點》一席都沒罷掉 大失敗! 恐成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

柏威夏寺位於泰柬邊界高地,是兩國必爭的軍事要地。 圖 : 翻攝自陽光下的陰影

軍事實力上,泰國相較柬埔寨明顯佔有優勢,擁有約 85 萬現役軍人與 F-16 等先進戰機;柬方則僅有約 17 萬軍力,軍事預算也相對有限。儘管如此,柬埔寨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毫不退讓,強調「寸土不讓」。

這起邊境衝突的延燒,還牽動泰國內部政治板塊的變動。泰國前總理貝東丹因捲入與柬埔寨領導人洪森的「錄音門」爭議, 1 日遭泰國憲法法院暫停職務,目前正進入申辯期。分析指出,軍方此時宣稱「戰功」,不排除有意替貝東丹爭取民意支持,為其可能的政治回歸鋪路。

不過,貝東丹的未來仍存在諸多變數。除了法律程序的發展,軍方態度與泰王立場將成關鍵。長期以來,泰國政壇的軍方、王室與他信家族之間維持著微妙的平衡。有觀察指出,泰王可能傾向於保留「可控」的貝東丹,以牽制軍方與他信勢力同時坐大。

泰國現任總理貝東丹因捲入「錄音門」爭議, 1 日遭泰國憲法法院暫停職務,目前正進入申辯期。   圖:翻攝自 海風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