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衝突持續升級,東歐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也愈發激烈。俄羅斯國防部 4 月初宣佈,其軍隊在烏克蘭蘇梅州巴西夫卡地區取得關鍵性突破。幾乎同時,德國計劃向立陶宛部署一隻規模達 5 千人的裝甲旅,這隻部隊將永久駐扎在立陶宛境內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魯德寧凱的一處新軍事基地內。
根據《星球調研室》今(15)日的報導,根據德國今年與立陶宛簽署的協議,德國計劃向立陶宛部署第 45 裝甲旅,總規模達 5 千人。
該部隊將配備 44 輛豹-2A7 主戰坦克和 44 輛「美洲豹」步兵戰車,並擁有完整的指揮、醫療和後勤支援單位。
這一部署的戰略意義極為深遠。立陶宛地處東歐,東鄰白俄羅斯,西鄰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飛地。尤其是立陶宛與波蘭之間的蘇瓦烏基走廊,更是北約與俄羅斯爭奪的核心地帶。
蘇瓦烏基走廊是北約向波羅的海三國增派力量的唯一陸地通道,也是俄羅斯向加里寧格勒運送物資的生命線。通過駐扎立陶宛,德國不僅填補了北約東翼的防禦弱點,還對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飛地形成了直接威脅。

加里寧格勒飛地是俄羅斯的重要戰略據點,它既是波羅的海艦隊(蘇聯時期叫雙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核心基地,又部署有防空導彈系統和戰略武器,對北約構成持續性威脅。但德國裝甲旅的駐扎將對這一地區形成全方位監控,進一步限制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行動自由。
德國這種部署既展現了北約對東歐防線的高度關注,也進一步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蘇瓦烏基走廊是北約與俄羅斯爭奪的核心地帶。 圖:翻攝自星球調研室

加里寧格勒飛地是俄羅斯的重要戰略據點。但德國裝甲旅的駐扎將對這一地區形成全方位監控,進一步限制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行動自由。 圖:翻攝自歷史鑒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