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科技巨頭馬斯克(Elon Musk)最近一直發表聲明支持歐洲極右派政黨和人士言論,歐洲國家政府官員都忍無可忍地發言反駁,再也無法坐以待斃了。
德國總理4日對馬斯克支持被視為極右派的德國選擇黨表示「令人擔憂」。法國外交部長巴羅(Jean-Noël Barrot)5 日批評馬斯克對歐洲極右派政治力量的支持。英國衛生官員格溫(Andrew Gwynne)5 日也強調,「馬斯克是美國公民,或許應該關注大西洋彼岸的問題」。
馬斯克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強化了川普的反移民言論,現在被認為意圖染指歐洲。他最近在其掌控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聲援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國的極右派政治力量,被視為要將其影響力擴展到歐洲多個國家。
巴羅指出,若川普對歐洲極右派的支持是認真的,那麼他的政黨必須對與美國候任總統關係密切的馬斯克言論「承擔責任」。
德國將於下月舉行聯邦議院選舉,隨後確定新總理人選。在這一敏感時刻,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多次抨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等人,引發德國政界爭議。
馬斯克在X上還多次發文公開支持被視為極右派的德國選擇黨,認為該黨是德國的「希望之光」,「只有選擇黨能夠救德國」。他在德國《週日世界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題為「馬斯克為何押注德國選擇黨」。他認為德國 「瀕臨經濟和文化崩潰邊緣」,並讚揚選擇黨的經濟方針,包括監管和稅收政策,是德國的「最後一線希望」。
法國外長旁觀馬斯克的舉動,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擾亂了德國選舉,「這也是一個糟糕的選擇」,特別是對德國選擇黨(AfD)的支持。
德國選擇黨被德國情報部門列為右翼極端份子,反移民、反武裝烏克蘭、反歐盟,最近卻在東部多州選舉中表現亮眼,外界預計該黨在聯邦議院選舉中支持率將較2021年選舉中的10.4%上升至18%到20%之間。
蕭茲沒有指名批評馬斯克,但在去年12月31日在新年致辭中,強調德國的未來「不會由社交媒體的所有者決定」。史坦麥爾也針對「最近X平台試圖左右投票的『公開和公然』企圖」警告德國競選活動中存在「外部影響」。
蕭茲將作為社民黨候選人參與角逐新任總理職位,4日向德國媒體表示,不在意馬斯克對自己的言語攻擊,也為德國總統「不是反民主的暴君辯護」,無論馬斯克先生說什麼,德國都是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民主國家,但對馬斯克支持被視為極右德國選擇黨表示「令人擔憂」,他強調,在德國,公民意願是優勢,「而不是美國億萬富翁飄忽不定的言論。」
來自綠黨的現任副總理哈貝克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也對馬斯克的言論表達強烈不滿,認為馬斯克正在支持那些令歐洲衰弱的人,並警告他不要干預德國聯邦議院選舉。
而在英國,馬斯克的評論被視為可能進一步加劇與英國政治圈的緊張關係。
英國衛生部長斯特里廷(Wes Streeting)5日就表示,馬斯克對英國婦女保護部部長菲利普斯(Jess Phillips)的攻擊是「可恥的誹謗」。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抨擊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過往未能追查兒童強暴犯是「強暴同路人」,指責菲利普斯阻礙司法公正,將其描述為「強暴種族滅絕的辯護人」和「邪惡女巫」,應該「入獄」。
《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2003年至2013年間,Rotherham地區有超過1400名兒童遭到性剝削,犯罪者主要是巴基斯坦裔男性,而當地警察與社會服務部門因害怕被指種族歧視或對受害者的弱勢背景持偏見,未採取行動。
是否對英國誘拐集團展開全國性調查的辯論,保守黨和改革英國黨主張採取全面的全國性行動,但執政的工黨認為應賦權地方議會處理這些複雜案件。菲利普斯表示支持奧德姆(Oldham)議會獨立處理相關調查,並強調「這應由奧德姆議會自行決定」,引發反對派批評,指責她推卸責任。
馬斯克除批評施凱爾在2008年至2013年擔任皇家檢控署(CPS)負責人期間,未能阻止廣泛的性剝削行為,尤其是涉及巴基斯坦裔犯罪者的案件;還抨擊菲利普斯將調查誘拐集團的責任推給地方議會。
斯特里廷強烈反駁說,施凱爾不僅設立了針對兒童性侵案件的特別檢察官,還改進了司法程序,為受害者提供更好保護。而「一生致力於支持暴力受害者」的菲利普斯,在打擊性侵害方面「做得比大多數人多得多」,認為馬斯克的言論「輕率且不負責任」。
斯特里廷強調,「與其在網上發表無謂的言論,不如採取實際行動,幫助解決網絡暴力問題。」衛生官員格溫(Andrew Gwynne)也指責馬斯克應聚焦美國內部問題,而非干預英國政治。
右派改革英國(Reform UK)領袖奈法拉奇(Nigel Farage)也批評工黨和保守黨在過去十多年裡忽視了系統性問題。但是,與美國當選總統川普保持緊密聯繫的法拉奇,才接受馬斯克的公開讚揚,立即就遭打臉,馬斯克在X上發文要法拉奇下台,「改革黨需要一位新領導人」,因為法拉奇不具備領導該黨的能力。
馬斯克還在1月2日發文「釋放羅賓遜(Tommy Robinson)!」聲援英國多次被判刑,並創立了仇視伊斯蘭教的極右運動 「歐洲保衛聯盟」的羅賓遜,他因藐視法庭罪而入獄。馬斯克指責施凱爾「管理著一個專制的警察國家」。
挾其媒體影響力,馬斯克對德國和英國指指點點,連法國都看不下去了,巴羅(Jean-Noël Barrot)譴責馬斯克支持極右派的企圖。
巴羅指出,「即使這是一次公關,對選舉進程只造成一點破壞,特別是在德國,但還是會令人非常遺憾。若這是一個故意的選擇,特別是德國選擇黨是一個與新納粹思想調情的極右政黨,那麼,美國共和黨將不得不負責,共和黨的命運將與新納粹主義連結,而共和黨一直是個對抗納粹主義的政黨。」
巴羅(Jean-Noël Barrot)也就此事譴責了社交網絡在國際政治辯論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他不能接受選舉辯論被社交媒體平台劫持,「尤其是如果這些平台的規則由美國或中國的億萬富翁們制定,並被民主的敵人用來削弱我們。」
巴羅表示,民主是寶貴,但也是脆弱的。歐盟已經針對這些平台如X和TikTok傳播的虛假訊息展開調查,他鄭重「呼籲歐盟委員會不要顫抖」,如果調查證實這些網絡平台操縱民主辯論,「那就應該堅定地執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