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天各大醫療院所喜迎「元旦寶寶」。媒體報導,北部多家醫院接生的元旦寶寶人數,不僅許多都是個位數,甚至低於5人,台北長庚加上林口長庚1日上午接生的總數僅有4人,國泰醫院的總院加上汐止國泰、新竹國泰總計接生3人,輔大醫院僅有1人;中部也不樂觀,衛福部台中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掛「0」,茂盛醫院8名、童綜合醫院6名、光田醫院3名。媒體引述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預估,2024年全年出生人數恐未達13萬,可以說是「最慘龍年」。

傳統民俗「龍年」,出生人數通常會拉高。以上一次2012年為例,全年新生兒數有22.94萬人,比前一年的兔年多了3.28萬,增幅高達16.7%,隔年的蛇年出生數則跌破20萬。但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截至11月,新生兒數僅為12.24萬人,較2023年同期還少1632人;若最後1個月無法大幅增加新生兒數,使總數超過13.56萬人,則將再創歷史新低,面臨連9年下降危機。專家預估未來5年的年新生兒數量可能只剩12.5萬名。

以天主教理念創校57年,文德女中不敵少子化衝擊今被教育局證實2023年度停止招生。 圖/取自文德女中臉書粉絲團

少子化5大困境

數字之外,現實的情況是低出生率造成人口結構失衡,導致青壯年人口扶養負擔日益沉重,對社會生產力造成衝擊;接下來,產業缺工、消費力降低、政府稅收減少、兵源不足等問題,活生生的就是嚴重的國安危機

困境1:學校關門
從2022年起,不少私立高中職、五專、私大開始陸續的「退場」;而教育部預估2025學年,大學學齡人數與學生數將在84.5萬人處「死亡交叉」,即就算當年18至22歲青年全部都去讀大學,大學也招不滿。沒有學生,怎麼給付教師薪資?學校財務狀況惡化,只好縮減班級或併校,最後走向停辦退場。沒有學生,連帶使過去靠大學匯聚的「大學城」,房屋租賃、飲食消費統統減少,直接造成區域蕭條。

困境2:勞動力減少
勞動部2024年8月發布統計,指國內15至29歲青年勞動力人口,近10年減少16萬人。雖然有自動化、科技的輔助,但產業缺工狀況時有所聞;加上少子化後,金孫、千金都是呵護備至,稍微苦、難、髒、累、遠的工作就找不到人了,像筆者服務的公司離市區稍有距離,想要找工讀生就不太容易,更遑論醫護、長照或其他體力付出、時間限制的工作行業。

困境3:國建停滯
勞動人口快速減少將引發的消費金額降低,導致稅收缺口逐漸出現,加上勞保基金、軍公教退休基金面臨大量給付趨勢,及國家數兆債務,稅收不足的壓力會愈逐步變大。加重稅賦以補充國家建設經費或是選項,但恐怕會成為惡性循環。

困境4:撫養負擔沉重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2年底數據:全台扶養比42.21,各縣市扶養比最高的是台北市50.35。所謂「扶養比」是指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15到64歲者)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0到14歲及65歲以上者)數;而台北市的扶養比50.35是什麼概念?簡單地說就是每2個工作者必須負擔1個依賴人口;這些養育、教育、醫療等等的負擔,在少子化後必然會再墊高,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屆時每1位青壯年人口即須扶養1名老年人。

困境5:兵源不足
國防部送交立院的報告書指出,依內政部列管可徵役男數計算,2024年「首次」跌破10萬人以下,只有9.8萬人;預計到2031年,可徵役男人數會下滑至7萬人;立法院法制局分析,推估至2039年將僅有5萬多名役男可應徵募。不僅依法服役的員額數大減,需要操作專業器械專長的兵科軍種以及志願役指揮職都將面臨斷層缺口。

低薪!毋通!過勞!毋通!勞基法修惡!毋通!」社民黨2018年2月與學生團體赴中選會遞交公投連署書。 圖:趙婉淳/攝

追根究柢問題是低薪

少子化問題不是今天才發生的,有識之士早已發現:高房價影響家庭經濟、地緣政治不穩定、育兒成本高及對未來發展悲觀等,反映在婚姻與生育下一代的態度上。國發會2024年11月21日發布「少子女化衝擊輿情分析」,指民眾認為目前的高物價、高房價造成生活不易,難以扶養小孩,因此不敢生小孩;擔心生小孩之後影響本身就不易維持的生活品質,故選擇不生。在少子化問題比台灣嚴重的日本,有人用聳人聽聞的「國家自然滅亡」形容。《日本經濟新聞》在2024年5月以約5000名讀者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探討結婚和生育的阻礙因素,71.3%的受訪者提及「經濟負擔」以及62.3%認為「兼顧工作的困難」,表示:「在提高公司生産效率的名義下,夫妻雙方的工作量均在增加,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本來就因為經濟問題而無法結婚」、「近30年來實際工資下降」。而這個調查結果似乎在台灣也適用。

為了鼓勵生育,台灣政府多年來多次推出鼓勵生育優惠措施,包括發放生育津貼,托兒費用補助,甚至是結婚補助等措施。但是,事實上效果仍不如意。甚至修訂人工生殖法,擴大不孕症治療和體外人工受精(IVF)補助對象,取消所謂「排富條款」,不再僅限於中低收入戶家庭,只要是45歲以下已婚女性都可申請不孕症治療補助。此外,也改善對孕婦的照顧,將產前檢查的次數從10次提高為14次,同時增加產檢項目,孕婦享有的帶薪產檢假也從5日增加為7日,而且可以拆成半天分開請假。新生兒滿3歲之前,前6個月的育嬰假支薪比例從60%提高為80%。父母雙方均可享有。洋洋灑灑,好不壯觀,但成效呢?

2024年3月有網友在Dcard發表「不能留房給小孩的真的拜託別生」的看法,把低生育率與高房價進行串聯。貼文引發兩派網友論戰,對此,筆者無意參戰評論,只想點出高房價、高物價都是一種社會現象,是相對於低薪資所得而來的,如果人人都月入數十萬,那鼎泰豐一客炒飯300元就不會是新聞。行政院主計總處2024年6月公布新編列各場所單位的4月平均薪資水準,結果顯示,台灣有68%受僱員工在平均月薪未達新台幣5萬元的職場中工作。筆者想問,這樣的薪資到底夠不夠負擔生活中的油鹽柴米?交通?房貸?是不是又淪迴到日本調查的結論?筆者認為在解決這個根本問題之前,再多的補助津貼、社福措施、勞動福利政策都是捨本逐末,日本自1994年制定第一個少子化對策「天使計劃」開始的30年以來,投入超過66兆日元,但仍然看不到生育率止跌反彈。政客們或許是其中獲益最大的族群,因為人口變少,意味挑戰減少,甚至選舉門檻降低;但在爭論那些意識型態問題之餘,還是希望有些福國利民的舉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