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黃彥瑄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黃彥瑄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國外比賽超辛苦  李筱瑜:都要靠自己

    新聞 國外比賽超辛苦 李筱瑜:都要靠自己

    2012.08.01 | 19:30

    參與國際賽事經驗豐富的三鐵選手李筱瑜身披國旗,衝過終點線的畫面感動了許多網友,然而在這段故事背後,卻是出國比賽的台灣選手少有政府和廠商資助,地位也不被他國選手尊重的心酸。李筱瑜無奈的說,自己一直以來面對從報名到食宿都要自力救濟,努力曝光也沒有實益的處境。 今(1)日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李筱瑜分享她近年參賽的情況,與台灣體育環境的艱苦搏鬥,以及積極為台灣正名的心路歷程。 李筱瑜今年已參加了2場國際賽,她首先在3月新加坡Ironman 70.3拿到分組女子冠軍,這是台灣選手第一次在國外Ironman 70.3三鐵賽得到分組女子冠軍。又在7月赴日本113k獲分組冠軍,也讓她取得了可媲美奧運的夏威夷世界冠軍鐵人賽參賽權,這是她第3次代表台灣參賽,更是台灣第1人。 李筱瑜表示,報名是上網報名,參加三鐵賽事都要自己打理,受到比較多的關注竟然是在機場,因為拖著大台腳踏車到行李櫃台非常醒目,此外,她都會準備200美金付超重費用。她也表示,除了廠商贊助外,食宿都要選手自行負責,連廠商贊助都非常少。 李筱瑜談到為什麼會接觸到226項目時表示,226鐵人三項的賽事共有游泳3.8公里、自行車180公里和馬拉松42公里,包含很多精神和堅持在內。2010年她身為台灣鐵人三項的亞運代表,只專攻52.5,當時226賽事對來她說仍感到非常遙遠,但是Youtube的宣傳影片激發了她想參加的熱誠,於是開始練習,6個月後參加中國海南島的資格賽,得到分組冠軍取得資格,4個月後赴夏威夷,並得到了分組第三的佳績。 李筱瑜表示,她其實在游泳項目是落後的,在自行車和跑步項目才追回。她最感訝異的是她在海南島的資格賽花了10小時48分鐘,而在夏威夷只花了9小時59分鐘,看到計時板時幾乎落淚,她感覺到強勁的對手能激發出真正的實力。今年又取得夏威夷冠軍鐵人賽資格的她將比以往更加謹慎地準備比賽,希望能達成9小時40分鐘的個人目標。 李筱瑜表示,沒有奧援的體育選手通常都要選手加倍努力訓練,有了成績,才有曝光,或者透過自己經營人際關係。現在的知名度都是她靠著熱情的朋友幫忙聯繫,媒體才主動接觸,只是她無奈表示,曝光也尚未為她帶來實益。 李筱瑜在2010年代表台灣參加夏威夷世界冠軍鐵人賽時,帶著國旗衝向終點的畫面令人感動,她表示當年亞運代表隊時印著Chinese Taipei的衣服,她一件都沒有留,因為她覺得自己代表的是Taiwan而不是Chinese Taipei,也因此開始攜帶國旗出國比賽。她最後特別感謝自己的朋友和贊助商Ceepo協助她比賽。
  • 轉貼圖遭告  陳為廷:旺中威脅台灣公民社會

    新聞 轉貼圖遭告 陳為廷:旺中威脅台灣公民社會

    2012.07.31 | 22:30

    反旺中的走路工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一名轉貼網友截圖,並質疑《時報周刊》副總編輯林朝鑫涉入的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院學士班學生陳為廷,遭林朝鑫揚言提告。對此陳為廷強調,旺中威脅的不是他個人,而是台灣的公民社會。他呼籲大家出面抵制旺中這種戕害言論自由的行為,為台灣的言論自由發聲。 今(31)日的開放編輯室邀請陳為廷來為觀眾說明,身為一名「鄉民」的他如何接觸和瞭解旺中案,他如何認知事件始末,又是如何成為旺中鎖定的目標? 陳為廷表示,日前他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訊息時,看到有網友轉貼中天新聞畫面截圖,且質疑畫面中出現《時報周刊》副總編輯林朝鑫並不合理,他轉貼此圖到自己的臉書頁面以便於討論和分享,到晚間時分已有數百人次分享,同時中天也搜尋到他的臉書頁面,在新聞上播出並質疑他「刻意改圖」,並且揚言對他和轉貼的網友提告。 陳為廷表示,旺中追溯他個人的經歷,質疑他曾為綠營立法委員助選,其後有更大的政治力介入。連續兩天,中天都以整點新聞播出10到20分鐘的方式攻擊他和黃國昌。他選擇在昨(30)日於NCC發表聲明後,林朝鑫也召開記者會揚言控告他和轉貼的網友。 陳為廷解釋,他為綠營候選人助選是認同其理念,助選完後他並不屬於任何政黨,他反對旺中案是基於個人理念,與政黨無關。陳為廷也批評中天「扣帽子」以避開閱聽人的檢視。 陳為廷表示,圖不是他做的,但作者是誰並不重要,網友截取中天新聞的畫面並提出合理質疑是言論自由。他認為旺中揚言告轉貼者等於在威脅台灣的公民社會。旺中先前接連整肅清算了蔡其達、羅淑蕾及葉宜津等人,現在甚至揚言要告學生,警告社會不可批評旺中集團。他說,林朝鑫把問題個人化,將重點弄成兩人的司法之爭,而非檢視旺中壟斷造成的影響,他感到非常遺憾。 陳為廷表示,他不認識黃國昌,也非媒改社團的成員,是最近才開始關注此議題,他對自己轉貼截圖就讓旺中揚言要告感到非常驚訝。他提到,中天對他個人的攻訐也讓周圍本來不關心此事的同學,開始聲援他和試圖瞭解此議題。他認為出面反旺中並不是聲援陳為廷個人,而是等於聲援自己、聲援公民社會。
  • 反旺中挺學生  「我有轉貼,快來告我!」

    新聞 反旺中挺學生 「我有轉貼,快來告我!」

    2012.07.31 | 15:55

    以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為名來自不同學校的大學生,今天在旺中集團廣場前抗議並舉行遊行,他們除了在雨中呼喊「媒體不專業,回去賣仙貝」、「拒絕媒體巨獸,捍衛新聞自由」等口號並唱戰歌外,總指揮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林飛帆高聲詢問現場學生「大家都有轉貼一張圖吧?不用我說是哪一張圖,有轉貼的舉手」,現場約有一半的學生舉手,林飛帆要求旺中集團看清楚,「我有轉貼,快來告我!」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5日以附款方式通過旺中案,此爭議隨著旺中在自家媒體上高頻率批評反對者黃國昌及陳為廷,引起學生團體的聲援與關注。前(29)日晚間由4名學生在臉書上發起的「我是學生,我反旺中」行動獲得超過15000人、32個學生團體在臉書上響應,今(31)日中天電視台的抗議現場聚集超過700人,從早上10點開始,持續2小時。 影片為31日抗議學生10點20分在中天電視台前的口號教學。
  • 旺中爭議  張錦華:NCC當思亡羊補牢

    新聞 旺中爭議 張錦華:NCC當思亡羊補牢

    2012.07.27 | 19:40

    本週三(25日)甫經NCC主委蘇蘅宣布「附款通過」的旺中併購中嘉案,隔天,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又表明不接受交換條件,為此案投下變數。對於NCC的職責,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今(27)日表示,此案審查程序不當造成政府、業者和人民三輸的局面。 延宕18個月的旺中案,期間多受傳播學者及媒體工作者以「媒體巨獸扼殺新聞自由」為由反對。今天新頭殼「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張錦華,談談跨媒體併購的爭議以及NCC該如何亡羊補牢。 張錦華表示,NCC要求旺中切割中天新聞和中視數位新聞以及設立獨立編審委員會等相關附款,彰顯了NCC審議相關案件時,秉持有線系統業者不得同時擁有新聞頻道和財經頻道的原則,大富併凱擘案時,NCC已經實行過一次,此案再度確認此項原則。 張錦華認為,學者樂見此原則確立,也希望下屆NCC委員能貫徹。因為有線系統業者對頻道上下架的權力足以控制言論自由,旺中案少見新聞頻道報導,也顯現旺中案尚未通過,卻已經有「集體噤聲」的影響力。 張錦華表示,自2008年的二中案起,NCC都沒有修訂跨媒體併購的法規,以致大富案乃至旺中案爭議不斷,NCC與業者的拉扯也造成行政資源虛耗。就這點而言,NCC長達4年不作為,是失職的表現。 張錦華認為,NCC落入爭議不斷的漩渦,除了法規不明外,審理程序的問題也造成不公,旺中走入行政訴訟,也意味政府的公信力損失。聽證會、調查報告和審理時間無限制拖長,行政效率造成今日3輸的局面。 張錦華比較梅鐸案指出,梅鐸的報業集團進行10年以上的竊聽,甚至干擾警方辦案,此案爆發後,英國民眾思考起媒體適格性,創辦長達100年以上的太陽報也因此關門大吉,最重要的審查點就在於,是否實踐新聞專業。蔡衍明販賣新聞不僅違反新聞專業,甚至是違法的。 張錦華並未要求NCC審查過程全文公開,但是應公開調查報告。她也表示,沒看到處分書,無法假設若旺中不同意條件,是否此案一定會被撤回。她也呼籲旺中必須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而非把媒體當成工具,比方梅鐸發現媒體適格性遭質疑就撤案,若旺中一意孤行而遭鄙棄,又是何苦來哉?
  • 談文化補助  學者:採購法應檢討

    新聞 談文化補助 學者:採購法應檢討

    2012.07.26 | 22:06

    文化國是論壇今(26)日邁入第7場,文化部邀集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林谷芳、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中華民國表演協會秘書長于國華、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和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兼主任徐亞湘來談論藝文團隊扶植策略,藝文團體補助方式成為會議談論焦點。 陳郁秀針對補助計畫執行表示,計畫每執行1或2年就必須嚴加討論,並且對藝術的影響力應以質論而非以量論,比方說《紐約時報》的評論可能就與國內藝評能得到的回響不同。 朱宗慶形容表演藝術者「台上光鮮亮麗,台下隨便穿穿」,一年收入可能只有18萬,負擔很大的財務壓力,必須自行借貸或兼差,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要刪補助預算非常荒謬。朱宗慶認為文化部應與教育部結合,就有更多可支經費。 于國華認為,表演藝術者不是「弱勢」,他們應該是政府文化政策的策略夥伴,由於表演藝術的成果由社會共享,因此于國華贊成公益彩券收益挹注表演藝術,他同時也提到儘管「夢想家事件」有許多爭議,不過對現行採購法的檢討是必須的。 徐亞湘表示,補助很可能只是杯水車薪,重點是要協助藝文團體取得低利甚至零利率貸款。徐亞湘也提到表演藝術與電視媒體的結合,他舉日本偶像劇《虎與龍》透過電視讓年輕人認識落語的成功案例,影響力可能是數百倍於表演者一場場演出。 林谷芳補充,製作藝文節目應該是公視的職責,公視應該負起對公眾的責任。林谷芳提到重點是要「把藝文的餅做大」。他同時也呼籲表演藝術者必須要有自覺,要向大眾表明自己從事的工作能為社會帶來何種價值,補助也應「就按論案」。 龍應台肯定與談人對表演藝術者的詮釋,她認為政府對表演藝術應該是投資而非補助的心態。她也提到部會各行其事使得合作困難重重,比方說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有10年1500億的預算,若能放入藝術的思維就很好,不只是教育部的教育政策需要檢討而已。
  • 降虧損  美《新聞週刊》擬數位化

    新聞 降虧損 美《新聞週刊》擬數位化

    2012.07.26 | 14:22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營運《新聞週刊》(Newsweek)的IAC董事長兼執行長迪勒(Barry Diller)週三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縱然《新聞週刊》在世界各地都是塊金字招牌,但以紙本形式發行仍相當不易。他說,未來幾個月會嘗試不同的「選項」,但他並沒有深入談論相關選項內容。 《法新社》報導也提到,迪勒說,由於新聞週刊/野獸日報(Newsweek/Daily Beast)業務的合作夥伴已經退出,他的公司正尋找其他選項。 而《華盛頓郵報》報導,首發於1933年、在美發行量僅次於《時代》的旗艦級週刊《新聞週刊》,近年受到網路衝擊,大眾越來越習慣上免費網站獲取資訊,廣告商也尋求網路這個花費較低廉的選項。《新聞週刊》若轉型數位,可減少紙本發行量。 報導還提到,基於虧損,《新聞週刊》於2010年以1美元售予美國加州億萬富豪哈曼(Sidney Harman)。哈曼第二年就去世了,但他去世前試圖與IAC的野獸日報網站合作,彌補雜誌的損失並擴展網路客源。
  • 反對媒體巨獸  上百學生自發抗議

    新聞 反對媒體巨獸 上百學生自發抗議

    2012.07.25 | 13:24

    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5)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旺中併購案,就在學者抗議後,中午11點半左右,大約近百位大學生所組成的抗議團體「反媒體壟斷聯盟」,自主性走向NCC表達抗議旺中案「反媒體巨鱷」的訴求。 學生抗議團體發起人、日前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康同學表示,他們是透過人際網絡與網路自發性串連,從二二八紀念公園井然有序一路挺進遊行至NCC前抗議。學生透過演行動劇和喊口號方式反對媒體巨獸,並遞交陳情書。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在臉書上以《三國》為喻,盛讚這些學生「果然是走水路來的」。 這群抗議學生配戴面具或口罩,以行動劇方式說明旺中集團跨媒體平台併購,危害新聞自由和媒體中立,身為主管機關的NCC卻漠然以對。他們高呼「拒絕財團入主」和「反對黑箱投票」,要求NCC重視公民對新聞公正的需要。 現場大多數學生是第1次參與抗議,接受媒體訪問時,可以看出有些生澀。然而,學生自律秩序甚嚴,在豔陽下整齊的遊行至此,排列高舉紅布條並高呼口號,康同學表示「雖然力量很微小,也希望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希望政府重視。
  • 旺中案今審議   學者籲蘇蘅面對歷史責任

    新聞 旺中案今審議 學者籲蘇蘅面對歷史責任

    2012.07.25 | 13:15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5)日邀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到會面談並實質審議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系統案,反旺中併購學者與公民團體等上午前往NCC遞交陳情書,要求NCC委員「駁回」旺中案申請,捍衛台灣的新聞自由及民主價值。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要求NCC委員審視自己的歷史責任,永遠要面對公民社會質問知識份子的良心何在。 發起「捍衛民主價值 守護新聞自由」反對媒體巨獸行動的學者包括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物理系榮譽教授楊信男、經濟系教授鄭秀玲、國發所教授劉靜怡、電機系教授林宗男、台灣記者協會長陳曉宜、新任澄社社長周志宏、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賴中強律師、崇右技術學院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羅承宗、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邱文聰、黃國昌、蘇彥圖等學術界與實務界人士。與會學者沉痛呼籲NCC委員應依法駁回此併購案,並要求媒體秉持新聞專業詳細報導此案。 外傳NCC打算就旺中併購案開2個附加條件,一個是數位化的承諾,一個是媒體集中化的解決方案,以有條件的方式通過此案。 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針對旺中的數位化承諾批評,該集團未能達成數位化進程,早已違反自己所做出的保證。 黃國昌激動批評NCC「今天把大門關起來,跟雙方當事人在裡面談這樣的條件」,莫非併購案只關心旺中跟中嘉的2個大老闆,「之前公民媒體所提出的質疑,我們在過去的幾天已經每日一問,拋出來問NCC進行了什麼調查程序,你們的調查結果是什麼?」 黃國昌批評旺中集團「已經喪失媒體的資格,用珍貴的公共資源時間,在幫老闆打擊敵人」,如果NCC用附帶條件通過此案,「對不起台灣社會、對不起台灣公民,民主價值和新聞自由就毀在即將卸任的4位NCC委員身上」,他要求NCC委員審視自己的歷史責任,永遠要面對公民社會質問知識份子的良心何在。 張錦華針對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23日發表的聲明指出,蔡衍明承諾「如果利用媒體做出傷害台灣人民的行為,願意隨時放棄中嘉股權」,她要求NCC委員回答,蔡衍明置入性行銷中國地方政府,利用公共資源時間打擊財團敵人,難道不是傷害台灣人民利益? 張錦華更批評蔡衍明聲明中提及「改由政府指定對象,向他購回股權」全然無法治觀念,台灣政府無權指派特定人士的媒體擁有權,蔡衍明完全是以集權國家的思維在看待此事。
  • 清華護航彭心儀?綠委批官官相護

    新聞 清華護航彭心儀?綠委批官官相護

    2012.07.24 | 19:05

    立法院今(24)日審查行政院函送提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名單,民進黨立委對於清華大學審議委員會所提有關被提名人彭心儀涉及一稿多投和論文抄襲的報告,表示不滿,認為有官官相護之嫌;並輪番要求彭心儀保證若違反學術倫理即辭職下台,彭心儀對此一律以自己會「知所進退」作答。 立委葉宜津一開始先播放上次質詢的畫面,當時她要求彭心儀對說謊負責,彭心儀則回答會負起責任。不過今天稍後的詢答過程,彭心儀只是反覆表示自己會「知所進退」,對於詢問一概露出不耐煩或感到洩氣的表情。 葉宜津接著質疑清華大學所召開審議委員會對彭心儀所做的審查報告,認為有「官官相護」之嫌。她說,報告內文不見審查委員和審查內容,她無法接受用「沒有問題」四個字,「就要我們吞下去。」因此她要求彭心儀做出「辭職承諾」,倘若國科會召開審議委員會做出彭心儀違反學術倫理的決議,彭心儀就該辭職下台。 立委管碧玲上台質詢時,當場撕毀清華大學所提僅有一頁的報告,她表示,該報告涉及實質審查內容的僅有37個字,就內容而言,也無法保證彭心儀學術倫理可信。 針對立委要求的辭職保證,彭心儀則反覆強調,自己已就學者身分做出承諾,會知所進退。
  • 公視高畫質頻道啟動  4天後轉播奧運

    新聞 公視高畫質頻道啟動 4天後轉播奧運

    2012.07.24 | 12:35

    剛剛在18日獲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申請的公共電視HiHD高畫質電視,今(24)日舉行啟動儀式,在行政院長陳冲、文化部長龍應台與公視董事長趙雅麗等人共同見證下,宣布公視負責建置的高畫質頻道正式開播,並投入這屆奧運賽事的轉播。 政府委託公視辦理「公共廣電數位化發展及高畫質電視頻道建置計畫」,自2008年起試播國內第一個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HiHD」,逐漸完成全台12座轉播站與21座改善站,人口覆蓋率達到91.64%,超過2000萬人。而公共電視HiHD高畫質頻道,今年7月獲NCC通過正式執照申請,將在28日開始第一項轉播任務,也就是連續17天,每天20小時的倫敦奧運賽事。 公視董事長趙雅麗表示,類比到數位的衝擊,學界尚未有定論,但是在過往的變遷中,影響最大的往往是人類生活方式和產業營運邏輯。自2008年以來,除了硬體設施之外,重要的是公視累積了大量的數位節目製播經驗,足以製作出更精良的節目。她同時也強調,這次奧運賽事轉播,國內4家無線台也共襄盛舉,代表了台灣正式進入數位高畫質的時代,「真的就不再回去了」。 趙雅麗也表示,高畫質節目製作耗資甚鉅,除了政府補助外,公視也擔負自籌經費的任務,所以也冀望媒體支持和民間捐助。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回憶起一個村莊只有一台電視的時代,並以該典禮開幕時的沙畫表演比喻電視節目內容,沙子簡單地畫出飛鳥和天空就很令人感動,她期許高畫質節目「以最進步的科技,讓我們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單純和美好」。 行政院長陳冲延續龍應台的敘述,他用火堆來形容過去眾人圍著一台電視的情景,看電視足以沉澱心情,對現代人而言相當重要。他也提到收受端設備必須同時更新,比方說彩色電視出現後,黑白電視就因收不到訊號而顯現不出色彩,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收受訊號需要更換電視或機上盒,若有3D節目,甚至要戴上特殊眼鏡。他也期許電視節目除了高畫質,也能達到高品質的目標。
  • 立院NCC人事爭議  政院無備胎盼支持

    新聞 立院NCC人事爭議 政院無備胎盼支持

    2012.07.23 | 18:42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於7/31換屆,但由於行政院所提名的人選爭議不斷,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今(23)日強調,NCC委員需要來自有業界成功經營經驗的人士擔任,以提供實務觀點和方向,陳元玲就是這樣的人選,因此行政院不會有「備胎」。 立法院臨時會24日召開,朝野黨團已初步同意將於明(24)日下午由交通與教育文化委員會再次審查新任NCC委員被提名人石世豪、虞孝成、彭心儀及陳元玲等人的資格,並提出審查報告;26日上午再進行人事同意權投票。 民進黨團書記長陳亭妃近日批評NCC人事案,指民進黨團對石世豪、虞孝成、彭心儀、陳元玲等4位候選人都有意見,但其中「對陳元玲最有意見」。 胡幼偉強調,由於NCC設有旋轉門條款,「願意來擔任NCC委員的實務界、有經營管理經驗的人本來就不多」,行政院長陳冲在NCC委員的提名過程,也仔細審核並詳加約談過,行政院方面希望至少執政黨的立委能在投票表決時支持這項人事案。
  • 每日一問NCC 學者質疑附款放水

    新聞 每日一問NCC 學者質疑附款放水

    2012.07.23 | 17:25

    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3)日將加開委員會議對爭議已久的旺中併購案進行審議,「反對媒體巨獸公民聯盟」也同步向NCC發出疑問,質疑NCC「旺中併購中視、中天等二中案的許可附款有用嗎?」以NCC提出的附款未能有效制衡媒體為由,要求NCC不應該用無效的附加條件放行旺中併購案。 該聯盟曾在昨日提出第一問,質疑NCC審查旺中購併案時,明顯違反NCC在2009年「大富併購凱擘系統」案中建立的「系統台不得經營新聞台」準則。聯盟質疑NCC對同時持有無線及有線電視新聞台的旺中集團所提出的併購案申請,並未基於相同的標準予以駁回,有獨厚中時的嫌疑。 反媒體巨獸聯盟今日又提出「第二問」,聯盟則質疑,NCC在2009年許可旺旺集團蔡衍明入主中天、中視所附加的「附款」,並未能有效履行與監督,無法確保這兩家電視新聞台各自的新聞專業自主,NCC也未能阻止其發揮電視台所謂的綜效聯手操作議題。 該聯盟批評NCC以這類附款作為許可條件,是對二中案「放水」,並且質疑NCC是否會如法炮製,在今日審查旺中購併中嘉案時,繼續「用無關痛癢的附款作為許可放行的遮羞布」。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今日則對民間團體的第一問發出聲明,他強調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案依法向NCC提出申請,所以NCC並非獨厚旺中。蔡衍明並承諾,如果有利用媒體做出傷害台灣人民的行為,願意隨時放棄中嘉股權,改由政府指定對象,向他購回股權。
  • 與民有約扯都更弊端  郝龍斌允諾徹查

    新聞 與民有約扯都更弊端 郝龍斌允諾徹查

    2012.07.20 | 19:20

    台北市長郝龍斌今(20)日於大安區公所召開台北市政府101年度「市長與民有約」,結果3件正式約見案件俱為涉及疑似官員失職的土地糾紛,其中,周姓市民控訴都市更新程序未依法行政,有官商勾結之嫌,郝龍斌則承諾徹查。 台北市政府「市長與民有約」於單數月舉行,將台北市12個行政區劃為6組,台北市長輪流聽取各區市民的陳情。今天正式會見的是大安區與文山區的陳情市 民,結果陳情案全數與土地有關,市民甚至聲淚俱下控訴官員失職。 其中,季姓市民質疑建商於所住大樓緩降機下降地面,建造鐵柵欄而阻礙逃生通道,與使用執照竣工圖不符。他表示,建商在銷售大樓時,僅地界上有柵欄,購買後卻發現出現危險柵欄阻礙逃生。郝龍斌起初回覆,因為該柵欄不違反台北市違章建築處理原則,「私權部份我們沒辦法處理」,季姓市民則進一步表示,已請消防局勘驗,認為應清空,並質疑建商亂加蓋柵欄,建管處竟發給執照,公設4年來未完成點交,造成柵欄問題無法處理,郝龍斌表示,會按提交文件調查。 周姓市民則質疑都市更新涉及官商勾結,原因是該市民所居社區之建商並未取得100%住戶同意即送件,但台北市都更處未依法行政駁回。郝龍斌表示,該案是台北市第1個因撤銷同意書而遭駁回的申請案,北市府已於2月17日駁回,認為該案件並無爭議。 周姓市民則氣憤表示,當初都更處根本不該受理建商申請案,都更處行政違法,耗費居民2年8個月的時間四處奔走,「這中間所有人受到所謂的壓力,要怎麼承受呢?」,他並斥責郝龍斌頻頻打斷其發言,「請市長尊重我的發言時間」。郝龍斌在聽取周姓市民的陳情後表示,將依周姓市民對都更處官員貪瀆之指控,指示政風單位處理。 最後,則是楊姓市民表示自己向北市府財政局租用土地,因為遭到刁難,赴財政局洽談高達200次,承辦的公務人員態度惡劣且語氣甚差,說到激動處,甚至泣不成聲。 郝龍斌在聽取楊姓市民對財政局人員態度惡劣的指證歷歷後,表示北市府會按所呈證據調查。
  • 拆《希望之海》壁畫 雲縣遭批過程「不民主」 

    新聞 拆《希望之海》壁畫 雲縣遭批過程「不民主」 

    2012.07.20 | 19:09

    雲林縣台西國中校舍外牆知名的蚵貝壁畫《希望之海》,9日遭雲林縣政府以校舍不安全為由拆除。對於富有文化價值的公共建築屢遭粗暴破壞,綠黨中執委潘翰聲認為,公共建設的過程必須更「民主」,保留文化資產才能保存記憶,也才能促成公眾美學的養成。 新頭殼今(20)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到潘翰聲,請他從這次的雲林縣政府拆除《希望之海》的事件,談論地方政府破壞文化資產,甚至抹煞社區總體成果的行為,必須如何檢討和改進。 潘翰聲舉苗栗古窯為例表示,《希望之海》事件實屬罕見,因為文化資產遭拆除後通常就沒有相關討論了,難得民眾會持續關注此事。潘翰聲與參與《希望之海》的藝術家12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也是希望能呼籲大眾注意這類問題。 潘翰聲解釋,5年前由藝術家許秀雲召集創作,當時雲林面臨六輕、台塑鋼鐵和國光石化問題,當地處於高汙染狀態,農漁業遭受衝擊,居民罹患癌症者甚多,然台灣社會對雲林關注較少,認為台西困苦多「流氓」,是國家力量無法擴及末梢的偏鄉,台西人也因此缺乏尊嚴。所以創作這幅壁畫類似為台西添個「門面」,居民參與時也是單純想著如何才能做得漂亮。 潘翰聲表示,這幅壁畫的特殊之處在於不是藝術家獨力作業,而是大家都參與了創作過程,蒐集在地的蚵殼、雪螺、文蛤和酒瓶等為素材,為了避免異味而費時清洗,同時也因濱海的環境條件,貝殼必須採取水泥實心固定。他強調,當時他們並未申請公共建設經費,只以稀少的社區資源舉辦工作坊,花了1年的時間慢工出細活,因此遠近皆美的《希望之海》是真正無價的壁畫。 潘翰聲說,社區中的緊張關係也因為壁畫創作而舒緩,《希望之海》成了社區認同的象徵。然拆除後,由於兩黨對立的情勢,亦有以安全問題袒護雲林縣政府的民眾,造成傳統地方裂痕的復甦。潘翰聲直言,安全問題應在拆除前討論,而非拆除後才說明。 潘翰聲表示,為了引起大眾關注而到台北舉辦的記者會,也被指為外地文化人的想法,然而這類議題區分本地人與外地人,可能淪為當權者議題操作的對象。他批評,為何舉辦博奕公投時就說非馬祖人不要說話,興建蘇花高時就要非花蓮人不要插嘴,蘭嶼和貢寮居民反核,卻要他們「相忍為國」。不一致的邏輯,完全視何者合乎開發者利益而定。 潘翰聲指出,居民在約2年前得知該校舍是危樓,建築師林志成也提出新校舍與壁畫共存的方案,完全沒有安全問題,當時也獲雲林縣長蘇治芬的首肯,沒想到蘇治芬後來態度轉變也不與居民商量,造成參與創作者皆感到非常錯愕。他強調,在達成共識前就拆除壁畫,雲林縣政府明顯不尊重藝術價值。 潘翰聲表示,最令人憂心的是,台灣文化資產屢遭破壞,只要消息一見報,政府和開發商為了一勞永逸就火速拆除。苗栗古窯在民間團體向文建會陳情後隔天就被拆除了;過去曾是日治時代赤十字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建築,即使在地下電台號召計程車隊包圍之下,仍然在當天晚上被拆除,這些例子歷歷在目。 潘翰聲認為,地方政府必須瞭解文化資產的價值,文化部也應出力介入保留。他說,20年來社區總體營造的成果意義重大,卻常被輕易破壞捨棄。文資審查機制是必須的,這關乎如何留下歷史。潘翰聲呼籲,台灣社會必須關注如何保存無形資產,公共建設需要讓更多居民參與。
  • 配偶夜間頻尿  2成5的太太想分居

    新聞 配偶夜間頻尿 2成5的太太想分居

    2012.07.19 | 19:05

    由波士特市調中心於今年5月網路調查317名4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結果發現,有高達6成的受訪者不清楚另一半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的潛在患者。台北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今(19)日分析指出,不單單是太太不瞭解,許多患者本身也漠不關心。甚至有43%的受訪者曾因為先生夜間頻顪起床尿尿被吵醒,近4成只要被吵醒,就很難再入眠,也因此,有2成5的太太產生「分房」念頭,甚至有2成想離婚。 蔡維恭表示,國內攝護腺肥大患者常不以為意而不就醫,而配偶所提供的錯誤醫療協助也造成病情惡化。但根據內政部10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依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推估,全台40到79歲的男人中,約有191萬人為攝護腺肥大的潛在患者,對此,蔡維恭說,男性如果有頻尿、久尿或排尿無力這3大指標性徵狀,卻不以為意,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拖延恐怕還會導致腹脹血尿,值得40歲以上男性及其配偶注意。 另外,蔡維恭也指出,患者的配偶常採取錯誤醫療協助,包含民俗療法和保健食品,其實,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才是攝護腺肥大的正確治療方法,蔡維恭強調,若病患忽略排尿問題,而錯過治療時機,恐惡化為尿滯留而需接導尿管或出血,並出現急性腎衰竭、反覆性尿道感染、血尿、膀胱結石、膀胱憩室等併發症。
  • 陳冲指示文化部:讓文創與在地元素結合

    新聞 陳冲指示文化部:讓文創與在地元素結合

    2012.07.19 | 16:28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今(19)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轉述行政院長陳冲聽取文化部有關「文化創意產業輔導策略報告」後指示,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經濟」推動力量,對於文創與都市和在地元素的結合,文化基礎工藝不斷流失,如何保存與進一步研究發展,以及文創產業類別眾多,是否從中挑出重點發展產業等,都請文化部一併列為參考。同時,陳冲也指出,文化創意產業在人才與智慧財產部分需要一些加工,有關人才流失問題,請文化部加強留才,教育部持續培養育才。 文化部報告指出,「價值產值化」將作為未來文創政策的推動方向,作法包括:推動文化內容開放(Open Data)與加值應用;建立雲端「文創咖啡廳」媒合平台,鼓勵將文化創意內容進行加值應用,形成具商業應用模式的專案,在平台上提出創意專案,並透過平台的媒合,協助找到投資人;促進一源多用與強化中介體系;促成跨界與跨業整合,提升文創產業價值,包括促進文化價值與內容透過創意加值,轉換成行銷全球的經濟產值;以及促成文創火車頭產業(例如:影視產業)進行跨界合作,媒合文學、視覺與表演藝術,提升產業價值等。 同時,文化部為協助文創業者開拓海內外市場,也將特別徵選國內優秀的文創業者前往香港、東京、倫敦及上海等地參與國際性會展,並參與外貿協會的中國名品展,透過整體國家形象的行銷,逐步建立台灣的文創品牌形象。 陳冲在聽取報告後指示,文創不只是生活方式的顯現,也是經濟產值的源頭,希望能達成發想(created in Taiwan)、設計(designed in Taiwan)和製造(made in Taiwan)都根留台灣的目標。 陳冲表示,文化創意如何與產業進行連接,其中資金的問題不可或缺,過去與創投的介面如何連接產生不少困擾,其中搭橋工作,請經建會協助。 陳冲強調文創產業經濟規模要小、資產價格也難認定,希望能先進行分階段規劃與市場調查後,再擬定輔導策略、加強跨部會合作和結合地方政府力量。例如去年國際知名電影特效公司Rhythm & Hues Studios (RH)進駐高雄市就是成功實例,陳沖進一步要求文化部,研議是否挑出重點發展產業,並保存在地元素和文化基礎工業。
  • 江陳會8月初開?  海基會:有機會

    新聞 江陳會8月初開? 海基會:有機會

    2012.07.18 | 19:22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馬紹章今(18)日下午3點召開例行記者會表示,江丙坤和陳雲林第8次會談於下月初舉行,「是有機會的」,但還是要視場地情況和兩岸投保協議商談的進度而定。 馬紹章表示,海基會已獲陸委會授權安排江陳8會,但考量到適逢暑期旺季,住宿安排較為困難,「連結婚都要提早半年預訂」,再加上維安的要求,因此必須及早啟動。 至於江陳會實際的舉行時間,馬紹章說,仍要等待雙方投保協議談到一個段落,兩會協商確認後,才能決定。8月初有可能,8月中旬也有可能。
  • 林益世施壓國軍人事?高華柱:從來沒有

    新聞 林益世施壓國軍人事?高華柱:從來沒有

    2012.07.18 | 15:18

    行政院今(18)日召開政務會談,討論請託關說等主題,發言人胡幼偉會後轉述國防部長高華柱提到媒體報導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向他施壓被檔一事,高華柱主動發言澄清,林益世擔任秘書長的時候,從來沒有針對國軍的人事案向他施壓。而在林益世事件發生後,媒體對於林益世的相關報導擴大解讀,高華柱認為,這是「牆倒眾人推」。 外界報導林益世連將級軍官都敢施壓,胡幼偉轉述指出,高華柱表示,「林益世在擔任秘書長的時候,是有跟我提過,他以前選區的選民有擔任軍職的人,他只是詢問一下,他所認識的校級軍官是否適格升為將官?」高華柱說,他當場就詳細說明校級軍官升將級軍官的作業規定;而且他也明確表示總統馬英九對將級軍官升任相當重視。他說,「林就沒有再多提這個事情,再也沒提過了」。 胡幼偉轉述,高華柱表示自己想強調的是,林益世事件爆發後,媒體批評林益世的行為時,「很喜歡去擴大他的一些不當行為」。高華柱以「牆倒眾人推」來形容這種景況,同時也說明國防部考核作業相當嚴謹,馬英九也會嚴格把關,不是可以輕易關說施壓的。
  • 廉署提關說登錄要點  陳冲:定義不明確

    新聞 廉署提關說登錄要點 陳冲:定義不明確

    2012.07.18 | 13:52

    法務部廉政署今(18)日提出行政院及所屬機關請託關說登錄作業要點草案,會後經由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轉述行政院長陳冲的看法指出,「請託關說」的定義需要更明確,才能讓公務員行事有所依據。因此,草案在今天的會議中並沒有獲得通過。 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涉貪,總統馬英九7日於法務部舉辦的「廉政座談會」中指示,行政院要在2個月內將請託關說制度化、透明化。 廉政署今天所提出的草案將請託關說定義為「內容涉及本機關或所屬機關業務具體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且因該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致有違法或不當而影響特定權利義務之虞」,重點則在於請託關說的事項與該機關的關係,且請託關說的內容可能涉及違法或不當者,皆須登錄。 但陳冲則認為該定義不夠明確,雖然此段文字存在於公務人員廉政倫理規範已久,但如果要制度化施行,則必須考慮是否容易判定,此定義可能與民眾陳情案有重疊之處,而公務人員必須明確瞭解何謂「不當」?才知道需要登錄與否。 另由於該草案所認定適用的範圍包含所有具公務人員身分者,包括兼任行政職的公立學校教師、受機關指定捐助財團法人的董事監察人員。被請託關說者須於3日內向該主管單位的政風機構登錄,未設有政風機構者,則須向監辦政風業務的人員或首長指定人員登錄。 對此,經濟部長施顏祥提出異議指出,公股事業是否需要包含在內,請廉政署再研議。 根據該草案規定,各機關須將請託關說資料逐筆建檔,每月陳報至中央二級機關彙整轉廉政署建立資料庫查考。廉政署並對這些登錄資料辦理抽查。各機關公務人員若未如實登錄則予以懲處。但是,該草案並未明定罰則,也是其中謬誤之處。 胡幼偉同時還轉述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黃敏恭在會中的發言表示,自己當了幾十年公務人員,請託關說是否涉及違法一聽就知道,倘若可能涉及違法,他會當場回絕,如果不違法,按照此草案則毋須登錄,有無這項規定並不妨礙他身為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所以,公務員是否能守住底線,可能比規定更重要。
  • RIO+20一事無成  環團:公民參與不足

    新聞 RIO+20一事無成 環團:公民參與不足

    2012.07.17 | 18:35

    上個月底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了10年一度的地球高峰會,該會議有個宏大的主題「我們希望的未來」,然而它不僅沒有達成預期目標,還受到嚴厲批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彭瑞祥表示,場外蓬勃的「人民高峰會」反而充滿活力,他認為整體而言,主會議的公民參與度不足。 新頭殼今(17)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到全程參與全球高峰會,甚至訪查了美山水庫抗爭現場的彭瑞祥,請他從這次的出訪談論全球環境議題的討論趨勢,以及環境抗爭現場與資訊呈現上的差異。 彭瑞祥解釋,1992年聯合國於里約熱內盧首次舉辦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會中訂定21世紀發展議程,明訂必須完成的目標。2002年在南非德班,今年又回到里約,因此稱作+20。而聯合國先於今年初提出一個宣言草案,稱「我們希望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談及永續發展的方向及未來。 彭瑞祥指出,此次會議回到第一次召開的地點里約,雖會議只有短短3天,但聯合國花了2年時間籌備。目前世界上兩大危機分別是氣候變遷和金融危機,被視作解決此二危機的方法「綠色經濟」和「綠色成長」因此被提出。重點在於包容性發展,不以GDP為唯一指標,關注公平分配。然而廣受民間團體關注的會議卻無法達成領袖層級的承諾,包含稅制等革新均止於討論,因而在會後飽受NGO批評。 彭瑞祥表示,自己在會場與多位台灣環團代表與學者一同行動,主議程由於人數眾多,各國政治領袖甚至僅能讀條文和提出反對,主辦國巴西也只能捨棄爭議較大的條文。反倒是場外濱海地區搭起4、50個民間團體的帳篷,以巴西當地為主的社團彼此熱烈辯論,持續了一星期,被稱為「人民高峰會」。 彭瑞祥也談及場外「反美山水庫」抗議緣由,他說,水力發電本是乾淨能源的代表,然而巴西欲興建的水庫截斷亞馬遜河的支流,甚至破壞原住民部落,使當地原住民不遠千里而來,在沙灘上排出「生命之水」字樣抗議。 彭瑞祥解釋,此抗爭並非現在才開始,而已經持續了23年,期間多有斬獲,勸退了所有外資,但卻無法改變巴西政府的強硬態度。全球高峰會舉行時,是媒體曝光率最高的時候,所以原住民們跋山涉水地來此訴求。原住民生活高度仰賴河流,他們不認為截斷河川是乾淨能源,因此排出擁抱太陽的圖騰,表達他們認為太陽能才是乾淨能源的立場。 彭瑞祥說,當地的集體犯罪活動「土地掠奪者」,不僅集體武裝砍伐和開發亞馬遜森林,殺害抵抗者達500多人。儘管巴西政府承諾截斷水路後會興建公路解決原住民的交通問題,當地原住民卻憂心土地掠奪者沿公路而來,破壞他們的家園。他們比較需要行動網路和衛生設施,而不是實體的公路建設,水路對他們而言自然而然。 彭瑞祥補充,10多天前因為開發公司未事先通知即開工,憤怒的原住民到美山水庫的工地砸毀設備,並且占領工地。23年來的抗爭行動也改變了水庫的規劃,不僅縮小規模,也不再淹沒村莊。當地原住民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同部落也彼此勇敢團結,並以自己的傳統為傲,即使上談判桌也佩帶刀劍。 彭瑞祥表示,當地人看到像他這樣的外地訪客,莫不盡心安排,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這件事。台灣美濃和尖石也發生過水庫爭議,與世界的議題必須有所連結,美山水庫若建成是世界第三大水庫,台灣水資源相關團體應努力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