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國中校舍外牆知名的蚵貝壁畫《希望之海》,9日遭雲林縣政府以校舍不安全為由拆除。對於富有文化價值的公共建築屢遭粗暴破壞,綠黨中執委潘翰聲認為,公共建設的過程必須更「民主」,保留文化資產才能保存記憶,也才能促成公眾美學的養成。

新頭殼今(20)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到潘翰聲,請他從這次的雲林縣政府拆除《希望之海》的事件,談論地方政府破壞文化資產,甚至抹煞社區總體成果的行為,必須如何檢討和改進。

潘翰聲舉苗栗古窯為例表示,《希望之海》事件實屬罕見,因為文化資產遭拆除後通常就沒有相關討論了,難得民眾會持續關注此事。潘翰聲與參與《希望之海》的藝術家12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也是希望能呼籲大眾注意這類問題。

潘翰聲解釋,5年前由藝術家許秀雲召集創作,當時雲林面臨六輕、台塑鋼鐵和國光石化問題,當地處於高汙染狀態,農漁業遭受衝擊,居民罹患癌症者甚多,然台灣社會對雲林關注較少,認為台西困苦多「流氓」,是國家力量無法擴及末梢的偏鄉,台西人也因此缺乏尊嚴。所以創作這幅壁畫類似為台西添個「門面」,居民參與時也是單純想著如何才能做得漂亮。

潘翰聲表示,這幅壁畫的特殊之處在於不是藝術家獨力作業,而是大家都參與了創作過程,蒐集在地的蚵殼、雪螺、文蛤和酒瓶等為素材,為了避免異味而費時清洗,同時也因濱海的環境條件,貝殼必須採取水泥實心固定。他強調,當時他們並未申請公共建設經費,只以稀少的社區資源舉辦工作坊,花了1年的時間慢工出細活,因此遠近皆美的《希望之海》是真正無價的壁畫。

潘翰聲說,社區中的緊張關係也因為壁畫創作而舒緩,《希望之海》成了社區認同的象徵。然拆除後,由於兩黨對立的情勢,亦有以安全問題袒護雲林縣政府的民眾,造成傳統地方裂痕的復甦。潘翰聲直言,安全問題應在拆除前討論,而非拆除後才說明。

潘翰聲表示,為了引起大眾關注而到台北舉辦的記者會,也被指為外地文化人的想法,然而這類議題區分本地人與外地人,可能淪為當權者議題操作的對象。他批評,為何舉辦博奕公投時就說非馬祖人不要說話,興建蘇花高時就要非花蓮人不要插嘴,蘭嶼和貢寮居民反核,卻要他們「相忍為國」。不一致的邏輯,完全視何者合乎開發者利益而定。

潘翰聲指出,居民在約2年前得知該校舍是危樓,建築師林志成也提出新校舍與壁畫共存的方案,完全沒有安全問題,當時也獲雲林縣長蘇治芬的首肯,沒想到蘇治芬後來態度轉變也不與居民商量,造成參與創作者皆感到非常錯愕。他強調,在達成共識前就拆除壁畫,雲林縣政府明顯不尊重藝術價值。

潘翰聲表示,最令人憂心的是,台灣文化資產屢遭破壞,只要消息一見報,政府和開發商為了一勞永逸就火速拆除。苗栗古窯在民間團體向文建會陳情後隔天就被拆除了;過去曾是日治時代赤十字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建築,即使在地下電台號召計程車隊包圍之下,仍然在當天晚上被拆除,這些例子歷歷在目。

潘翰聲認為,地方政府必須瞭解文化資產的價值,文化部也應出力介入保留。他說,20年來社區總體營造的成果意義重大,卻常被輕易破壞捨棄。文資審查機制是必須的,這關乎如何留下歷史。潘翰聲呼籲,台灣社會必須關注如何保存無形資產,公共建設需要讓更多居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