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支持哪一個政黨,有一個現實誰都逃不掉:一個國家若沒有好的公務人員執行政策,沒有好的教師培育下一代,最終受害的就是全民。這不只是體制問題,更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
近年來,台灣公務體系與教育現場同樣出現令人憂心的現象——年輕人不願報考,資深人員提前離退。文官與教師正在加速流失,而這正是國家運作的最深層危機。再好的經濟數據、再高的股市指數,都無法掩蓋制度崩解的警訊。
影響公務人員與教師意願的原因,絕非單一因素。退休制度固然重要,但在職薪資結構、升遷公平性、工作壓力、勞動條件與社會尊重,都同樣關鍵。近年公務員與教師不僅面臨實質薪資停滯,更承受輿論對公部門的負面標籤。當努力奉獻被解讀為理所當然,當錯誤政策卻由執行者背鍋,文官與教師的尊嚴就在消磨之中。
許多公務人員在繁重的行政流程中無法展現專業,教師則被迫成為填表與應付評鑑的機器。當公共治理的核心成為「避免出錯」而非「追求卓越」,整個國家治理品質就會停滯。再多的政策藍圖、再華麗的願景,都需要有使命感與制度支撐的專業團隊來實踐。
因此,政府必須全面檢討整體制度,從薪資結構、工作負荷、專業自主到社會評價,重新建立一個讓優秀人才願意投入的體系。改革不能只比較「誰比較差」、「你已經很好了」,而要正視現場的真實困境。如果政府仍以冷漠回應熱情,以口號掩飾問題,將來恐怕只能到人力市場臨時找人當公務員、當教師。
國家的基石從來不是政治人物,而是那些默默奉獻的文官與教師。當他們被制度消磨、被社會輕視,我們就正在失去支撐國家前行的力量。這是最該被正視的國安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