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算力正式進入「三國時代」。NVIDIA Blackwell、Google TPU v5p、AMD MI355X三強鼎立,從訓練到推理、從成本到生態全面對決。誰稱王?誰最省?答案揭曉。

 

Blackwell速度最快,FP8效能達20 PFLOPs;MI355X記憶體最大,在推理任務中效能高出Blackwell兩倍;TPU則以650瓦功耗成為能效之王。

 

在成本面,若以1 PFLOPs算力估算,TPU年總成本僅Blackwell的四成,最具價格優勢;MI355X則以「大而便宜」吸引企業導入。對像Anthropic這類同時訓練與推理的AI公司,「TPU+MI350」混搭是最聰明選擇。

 

生態面仍由NVIDIA稱霸,CUDA開發者超過500萬人;AMD以ROCm追趕,Google則在封閉的雲端體系穩固自家市場。NVIDIA市占約85%,AMD可望於2026年突破15%,Google靠成本優勢快速擴張。

 

最大贏家仍是台灣。台積電包辦三大製程(3、4、5奈米),廣達、緯創、鴻海供應AI伺服器,日月光與力成受惠封裝熱潮。2026年台積電AI營收上看1,200億美元,占總營收45%。

 

算力民主化元年來臨,企業可依需求混搭晶片,台灣供應鏈則誰贏誰都賺。

 文/蕭錫惠

※本文資料依公開資訊推估,投資有風險,市場變化請審慎評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