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日益升高的軍事與資訊戰壓力,台灣政府正積極推動「全民防衛」策略,近期更提出將全台超過13,000家便利商店(如7-Eleven)作為戰時物資與資訊發放據點的計畫。這項創新措施旨在利用便利商店的廣泛分布和物流能力,確保在戰時能迅速提供糧食、醫療用品及政府資訊,增強社會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

然而,該計畫也面臨挑戰,包括能源依賴、通訊脆弱性及政治與財政壓力。台灣97%的能源仰賴進口,戰時可能導致供電中斷,影響便利商店的運作;與Starlink的談判失敗,顯示台灣在建立戰時通訊備援方面仍有不足;在野黨對預算的刪減,可能限制政府推動全民防衛計畫的資源。
 
針對這些部分我們可以建議像是政府應該加強與私部門的合作,確保計畫的可行性與持續性。同時,應提升民眾對戰時應變計畫的認識與參與,透過教育與訓練,增強全民防衛意識。而在社會大眾及行動呼籲的方面則可以鼓勵民眾應主動參與社區防災訓練,提升自身應變能力。​
政府應加強與私部門的合作,確保計畫的可行性與持續性。

整體而言,將便利商店納入全民防衛體系,是台灣在面對灰色地帶戰術下的創新應對方式,展現了政府在危機管理上的前瞻性。然而,計畫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源與通訊基礎設施的強化,以及跨部門與民間的協調合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