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日於總統府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並揭示未來八年將投入1.25兆元強化台灣防衛韌性。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今(27)日表示,外界關注的「2027中共可能犯台」並非臆測,而是多名美日軍事與學術界人士長期共同發出的警訊。他強調:「有備則無,不備則有。降低風險的方式,就是準備。」
陳冠廷指出,美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曾在美國國會書面證詞明確表示,中國正以2027年為目標強化犯台能力。而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也以「信則無,不信則有」形容台海風險,提醒台灣不可把威脅當例行公事,也不能把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全站首選:香港宏福苑住宅5級大火已知44死! 工程公司負責人涉「誤殺」3人被捕
他表示,所謂「危險窗口期」不是口號,而是中國軍力提升、習近平政治節奏、印太戰略競爭三者交疊後的現實局勢。在此時鬆懈,反而會讓北京誤判情勢,提高衝突機率。
陳冠廷強調,台灣需要的不是喊話,而是具體的、長期的準備。他指出,從飛彈量能、無人機及反制系統、通訊韌性,到後備戰力強化與國防產業鏈自主,這些都不可能在危機爆發後才臨時建構。「賴總統提出的兩大方案,就是把『平時的投資』當成『戰時的避免』。」
他也提醒,日本已普遍理解「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一旦衝突爆發,戰場不會只限於台灣周邊,勢必延伸至東海、南海以至整個西太平洋。因此,台灣展現穩健且持續的自我防衛準備,不僅降低誤判,也強化區域民主國家間的合作基礎。
當前熱搜:黃國昌欲拜會麻生太郎、野田佳彥等親台派全遭婉拒 知情人士曝原因
面對外界質疑「備戰是否會升高情勢」,陳冠廷則反駁:「沒有能力、沒有準備,才會讓情勢升高。真正能阻止戰爭的,是清楚讓侵略者看到代價。」
他最後也呼籲,北京應正視崛起後的責任,指出中國真正能長久偉大的不是武力擴張,而是文化、經濟與創新的力量;一旦走上武力之路,將是整個東亞共同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