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26日公布「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於記者會上提到2027北京「武力犯台」目標,卻被有心人士轉化為中共2027攻台。對此,黑熊學院今(27)日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2027並非所謂的「末日倒數」,更不是戰爭必然爆發的預言,而是反映一項冷靜的軍事評估:解放軍可能在2027年前後具備「攻台能力」,這是風險提高的警訊,但不代表戰事必然發生。
黑熊學院說明,這個時間點最早於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的國會聽證中被提出,之後被多個國際智庫與學者延續分析。其核心推論包含數項結構性變化——解放軍軍改進入階段成果、渡海登陸能力明顯提升,以及2027年作為解放軍建軍百週年,習近平可能尋求「統一台灣」的政治象徵。
當前熱搜:府稱賴未證實2027攻台 民眾黨轟失言:販賣恐懼治國如何守護台灣安全?
貼文指出,整體來看,「武統台灣」所需的條件與誘因,可能在2027年前後陸續成熟,這才使得中國動武的可能性上升。但真正影響戰爭與否的因素極其複雜,包括中國內部的經濟困境是否激化政權危機、軍改是否順利、解放軍內部權鬥狀況,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科技封鎖的成效等。
黑熊學院強調,2027不是倒數計時,更不是宿命論,而是提醒台灣與國際社會必須更嚴肅地面對威脅。「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最好的準備時機永遠是昨天。」
貼文最後點出最關鍵的一點:影響中國是否動武的真正變數,是台灣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能夠嚇阻中共武力冒險。只要台灣展現堅定的防衛意志,清楚讓中國理解,「一旦發起戰爭,倒下的將是中國共產黨」,才是最有效的嚇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