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天(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議結束後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記者會,宣布為應對中國企圖以武逼統、併吞台灣,政府研擬兩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且為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劃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畫,預計未來8年內,共投入1兆2500億元經費,邁向經濟、安全雙贏的先進防衛體系。對此,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以「思考兆元國防預算的三個效應」為題發表看法,認為國防特別追加預算案不僅對大陸毫無嚇阻效應,還可能產生三大負面效應:鞏固綠營選票的政治操作、提高台灣投資風險的經濟反噬,以及對北京完全無效的軍事嚇阻。
張競痛批資訊「發布順序」:「賴總統先投書《華盛頓郵報》向外國揭露,再召開記者會向台灣民眾說明,難道台灣人成了被通知順序排第二的二等公民?」認為這個順序已經讓民眾感到被輕視。
全站首選:「小台積」0052 今恢復交易!分割後一張不到 4萬 早盤爆逾13萬張大量
在政治效應上,張競指出,綠營執政以來對國防預算向來大方,核心動機是將軍費當作選舉動員工具,過去更曾把立法院嚴審預算污名為「不愛國」。然而選民早已出現疲倦與反感,這次兆元軍購若再引發質疑聲浪,可能適得其反,重創執政黨支持度。
經濟層面,張競警告,巨額軍費將讓國際投資人重新評估台灣戰爭風險,等同「自己把投資環境嚇壞」,外資卻步、企業出走,最後受害的仍是台灣民眾。
至於對中國大陸的嚇阻效應,張競直言「連戰略白癡都知道台北不可能跟北京軍備競賽」。北京若有意反制,隨手就能砸下5倍以上預算。他強調,國軍當前最大危機是專業人才流失與兩岸政治對立,這些都不是錢能解決;若不從化解危機、恢復溝通對話著手,再多的軍費也只是「診斷錯誤、投錯藥方」,台灣仍將困在死胡同。
全站首選:賴清德宣布推出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對付中國威脅」!AIT發聲了
張競最後總結,兆元軍費看似壯聲勢,實則政治效果存疑、經濟後果嚴重、軍事嚇阻力近乎零,成本效益極低,值得全民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