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華為是一家充滿神秘色彩的企業。無論是在 AI 晶片、或是可攜帶型裝置等多個領域,皆名列世界前茅,但其企業內部的鬥爭在過去並不為人所熟知。《華盛頓郵報》的科技記者,從華為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切入,探究其中的原因。華為表面上是民營企業,但實際上卻是國家戰略的執行工具,這種「雙重身分」使得它顯得格外的神祕。
作者將焦點集中於華為組織內部設有的「共產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監督著主要的經營層,例如「審計委員會」,並對負責 AI 晶片的子公司「海思半導體」等部門施加影響力。也就是說,中共中央透過這個隱蔽性的經營架構滲透至華為當中。從華為的創立與成長歷程,以及出身於解放軍的創辦人任正非的一生來看,都進一步強化了這個權力結構的穩固性。
全站首選:快訊》柯文哲點頭了!鄭深元:說明資金籌措來源後 柯同意陳佩琪辦交保
作者強大的採訪能力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他直接訪問了華為的內部人士,並蒐集了大量的內部資料。本書同時也可視為是一份案例集,他揭示了中國當局如何透過企業來實現其政策目標——無論是在建構「監控國家」方面,還是在「壓迫新疆維吾爾」等議題上,華為都扮演了領導性角色。這本書有584頁。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