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PA(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授權美國總統在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時,對外國經濟交易進行管制。當中提到的「regulate imports」(管制進口)是這部法律中的一項授權,但其範圍與限制目前正受到法律挑戰與辯論。
一、「Regulate Imports」的法律含義與爭議
全站首選:陳佩琪隔鐵網望夫哭喊「柯文哲犯什麼罪」許美華:她心裡清楚的很
IEEPA 授權總統在面對「異常且非比尋常的威脅」時,可以禁止或限制進口、出口、資產交易等國際經濟活動。但是,IEEPA 並未明確提及「關稅」或「課稅」,而這正是爭議的核心部分。美國憲法是將課稅權(包括關稅)明確賦予國會(美國憲法之規定:國會有如下之權限:賦課並徵收租稅、關稅、間接稅和消費稅,用以支付國債,並提供合眾國的共同防衛和增進一般的福利.; 但是所有的租稅、關稅、間接稅和消費稅,在合眾國內應劃一徵收;…)。
總統川普曾以 IEEPA 為依據,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實施「報復性關稅」與「毒品走私關稅」,但這些措施被法院裁定超越總統權限,因為 IEEPA 並不授權總統單方面設定關稅。
二、法院的裁定與影響
2025年5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在 V.O.S. Selections, Inc. v. Trump 案中裁定,川普依據 國際緊急經濟權限法(IEEPA) 所宣稱的廣泛徵稅權力已超出其法定範圍,認定他的“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等措施為非法
2025年8月29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Federal Circuit)維持了初審判決。法院以 7:4 判決指出:IEEPA 所授權的「regulate imports」不等於允許總統廣泛制定關稅,他已逾越了國會的立法權。法院指出,IEEPA 的「管制」應限於禁止或限制特定商品或交易,例如凍結資產、禁止某些類型的進口,而非用來設定稅率或改寫關稅法。不過,該法院同時允許原裁定暫緩執行至至少 10 月中旬,以便川普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