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今(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也一同出席閱兵儀式。對此,《彭博社》認為,金正恩在北京舉行的盛大閱兵式中現身,也象徵著他正從過去的「孤立局外人」,轉變為一名在國際舞台上積極運籌的角色,並透過與盟友關係的強化其擁核國地位。
由於北韓人權紀錄以及堅持核武等因素,使得北韓長久以來都是國際孤立代表。不過隨著他出席在北京閱兵活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丁並肩走過紅毯,這孤立形象也慢慢被打破。據悉,這也是其祖父金日成1980年出席南斯拉夫領袖狄托葬禮以來,首度有北韓最高領導人現在多邊外交場合,同時也是自1959年以來首度出席中國閱兵的北韓領導人。

《彭博社》認為,金正恩的出現,反映出他正利用美中角力、俄烏戰爭及美國前總統川普貿易戰所造成的國際秩序變動,來鞏固北韓的地位。透過與普丁的軍事合作及不斷擴張的核武與飛彈實力,金正恩在未來若川普重啟對話時,將握有更強的籌碼。

除了掌握籌碼外,金正恩也在閱兵式現場與普丁進行雙邊會晤,普丁稱讚俄朝關係「特殊」,金正恩則承諾「隨時全力支持」俄羅斯。外界也推測,金正恩也將與習近平會晤,並爭取中國的經濟與外交支持,藉此在美朝重啟談判前擴大外交籌碼。
對於金正恩首次在多邊外交舞台亮相,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成員李成均(音譯)指出,金正恩透過站在習近平、普丁身邊觀禮,意在塑造北韓作為「擁核國」的國際形象,並爭取對其核武與飛彈計畫的隱性支持。韓國統一研究院學者洪敏(音譯)則分析:「他的終極目標,是展示北韓作為與中俄並列的中等核武國地位,強化在東北亞的戰略位置。」

克里姆林宮外交政策顧問鄂夏柯夫(Yury Ushakov)指出,閱兵當天習近平將居中而坐,普丁坐在右側,金正恩則坐在左側,座位安排凸顯三國領袖的外交地位與象徵意義。 圖:翻攝自X(新頭殼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