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情報局特種部隊 9 月 1 日證實,其於 8 月 28 日凌晨 5 點深入俄羅斯境內約 500 公里,在特維爾州成功摧毀隸屬莫斯科軍區的重要鐵路補給樞紐。據《防務快報》報導,這場爆破行動不僅重創俄軍後勤體系,也顯示俄烏戰爭正進入全新博弈階段。
此次行動由代號「薩滿」的第 10 特戰分隊執行。這支部隊專門負責滲透俄羅斯本土,執行爆破與襲擊任務。他們化裝突破俄邊防與聯邦安全局偵察,攜帶大量炸藥直擊特維爾州鐵路樞紐。爆炸瞬間,多列油罐車被炸毀,火光吞噬整個設施,導致該樞紐幾近全面癱瘓。由於特維爾是連接莫斯科軍區與列寧格勒軍區的關鍵交通節點,這一重擊直接影響俄軍前線的補給能力。
持續更新:(影) 烏軍收復頓涅茨克要地! 重新插上烏國旗 17俄官集會遭全殲

軍事分析認為,此次爆破是「教科書級遠程滲透」,迫使俄軍調整後勤網絡,大幅降低效率。但烏軍特種作戰並非每次成功。就在 8 月 18 日,俄安全部隊在布良斯克森林殲滅一支攜帶美製武器與炸藥的烏軍 6 人小隊,阻止類似行動。這種攻防拉鋸已成俄烏戰爭常態。
雙方公布的戰損數據差異巨大。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宣稱,今年已殲滅 34 萬烏軍,摧毀 6.5 萬件裝備,並奪取逾 3500 平方公里領土。烏方則反駁,僅損失 2346 平方公里,且俄軍傷亡更為慘重。獨立媒體 Meduza、Mediazona 統計顯示,俄軍 2023 至 2025 年間陣亡人數分別為 5 萬、9.3 萬與 5.6 萬。烏軍總參謀部估計,僅今年 1 至 8 月,俄軍傷亡人數即高達 29 萬。這些數據落差凸顯資訊戰的激烈,也讓外界難以判斷真實戰況。

特維爾爆破行動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西方國家可能因此加大對烏軍援助,而俄方或將採取更強硬的報復。戰爭的長期化不僅使前線陷入膠著,也對雙方經濟與民生造成壓力。
烏軍這次遠程打擊傳遞出清晰訊號:他們仍有能力深入俄羅斯腹地,精準削弱對手的補給鏈。這不僅具有戰術價值,也可能影響國際援助的規模與方向。從特維爾州鐵路樞紐的爆炸到布良斯克森林的反擊,俄烏之間的較量正在推動戰局向新的方向演變。未來,國際社會的介入或將成為戰事走向的關鍵變數。

烏克蘭派遣無人機,對俄軍在扎波羅熱州的燃料列車發起襲擊,導致該輛列車起火燃燒。 圖:翻攝自 @NOELreports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