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俄烏戰爭持續延燒,歐洲多國再度強化對烏克蘭的軍援行動。根據《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德國、英國、荷蘭以及包括丹麥、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已達成共識,同意聯合出資購買美國武器,轉交烏克蘭使用。其中,德國率先啟動「愛國者飛彈」(Patriot)系統的交付作業,後續將由德方自行補足庫存。不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卻明確拒絕加入這項採購行動,義大利政府則因為預算限制不參與這項由美方主導的軍備採購案,捷克總理也表示不會參與此項計畫,會專注其他支持烏克蘭的舉措,例如彈藥計劃。
據 X 《NOELREORTS》消息,美國總統川普在一場公開談話中表示,這批愛國者飛彈由德國提供,美國將獲得全額補償,相關成本由北約與歐盟共同承擔,包括部分歐盟會員國直接分擔支出。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與瑞典國防部長波爾·強森(Pål Jonson)也證實,各自國家將出資支持這項軍援計畫。拉斯穆森指出,美國目前「站在正確的一方」,丹麥將「盡一己之力」。瑞典則表示願意貢獻資源協助烏克蘭。
精選報導:補F-35爬升慢缺陷! 美軍最強非隱形戰機部署日本 與殲-20第一島鏈別苗頭

不過,並非所有歐洲國家都選擇跟進。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明確拒絕加入這項採購行動,強調歐洲不該再依賴美國軍工複合體,而應集中資源發展自身的國防工業。馬克宏宣布,法國將撥出數百億歐元強化本國軍工產能,優先項目之一即為加速生產與對烏供應武器,以保有自主國防能力。
義大利方面,《La Stampa》指出,受到預算限制,義大利政府將不參與這項由美方主導的軍備採購案。另一方面,德國政府針對境內烏克蘭難民的社會福利政策也出現轉變。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宣布,自 2026 年起,烏克蘭難民若要持續領取「公民津貼」(Bürgergeld),將面臨更嚴格的就業條件,強調「想獲得支持,就必須準備好工作」。
而捷克總理彼得·菲亞拉也表示,捷克不會參與美國主導的北約為烏克蘭採購美國武器的計畫。 「捷克共和國正專注於其他支持烏克蘭的舉措,例如彈藥計劃」他解釋。

美國承諾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但是承諾的數量卻引發爭議。 圖:翻攝自@Israelwaronhama

針對歐洲各國對烏克蘭的軍援行動,各國出現分歧。 圖:翻攝自 X NE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