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昨(10)日公布最新一期報告,內容指出,中共官媒提及台灣政論名嘴前十名,以郭正亮居首、而「館長」陳之漢為唯一網紅;另外,在政治人物方面,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是唯一一位民眾黨政治人物。報告並歸納反對大罷免 32 項資訊操弄論述可分為 6 類,包括「政爭說」、「牟利說」、「民怨說」、「汙名說」、「害台說」及「黑手說」,試圖影響民眾對大罷免的觀感。

IORG第111期報告彙整、分析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半年期間提及「大罷免」的華語文本(包含影音逐字稿),揭露宣稱「大罷免不正當」、「大罷免不可通過」的資訊操弄論述內容、設計技巧、操作戰術。

持續更新:蔡英文現身催票大罷免?幕僚澄清5年前影片遭剪接、專家示警分化

報告指出,中共官媒最常提及的台灣政論名嘴前 10 名包括郭正亮、趙少康、曹興誠、謝寒冰、陳之漢(館長)、蔡正元、張亞中、游盈隆、吳子嘉、沈富雄。相較之下,台灣媒體最常提及的前10名則是曹興誠、趙少康、陳之漢(館長)、溫子渝(八炯)、陳柏惟、謝寒冰、四叉貓劉宇、郭正亮、吳靜怡、王時齊。報告表示,中共引用名單除了曹興誠外,其他幾乎是反對大罷免,台灣則是10個中有6個支持大罷免。

報告並列出中共官媒最常提及的政治人物前 10 名,分別是賴清德、韓國瑜、朱立倫、柯建銘、黃國昌、吳思瑤、馬英九、王鴻薇、徐巧芯、卓榮泰。報告說,總統賴清德排名第 1 且明顯高於其他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排名第 4 較台灣媒體排名第 8 更高,足見中共更強調民進黨在大罷免中角色;另外,未直接受大罷免影響的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排名第 5,是前 10 名中唯一非兩大黨政治人物。

報告也指,中共官媒最常提及的區域立委前 10 名,分別是吳思瑤、王鴻薇、徐巧芯、傅崐萁、羅智強、吳沛憶、葉元之、賴士葆、陳玉珍、李彥秀。報告說明,當中有 7 位是面臨第三階段罷免的國民黨立委;至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排名第 1,相較於在台灣媒體中排名第 2,可能是其幹部身份,以及受「罷雙吳」運動挑戰獲中共較高關注。

報告歸納反對大罷免 32 項資訊操弄論述可分為 6 類,包括「政爭說」、「牟利說」、「民怨說」、「汙名說」、「害台說」及「黑手說」。「政爭說」指大罷免運動為民進黨發起的政治鬥爭;「牟利說」指罷團是為了利益而非理念而投入大罷免運動;「民怨說」指大罷免運動是民進黨為了轉移執政失敗所發起的運動;「汙名說」則透過指出罷免支持者形象不佳影響大眾對整場大罷免運動觀感;「害台說」則指大罷免運動會造成台灣國安、經濟、社會、政治的傷害;「黑手說」則指民進黨將透過介入行政及司法體系支持大罷免運動並阻礙反罷免運動。

關注大罷免的相關人士指出,該報告除了紅色名嘴排行榜以外,更重要的是揭露中國透過官媒在干涉我國內政,很多敘事、傳播模式都從中方進口。該人士認為,民眾可能會質疑藍白政治人物為何說法都跟中共口徑一致,藍白該去跟國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