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14家金控上半年自結獲利全數出爐,14家金控合計賺了 2,192.25億元,年減 35%;而六月份的單月稅後盈餘合計為 638.35億元,年減 13.25%,但相比上個月整體虧損 68億元,表現已明顯改善。
觀察獲利排行,排名第一為富邦金(2881)的每股獲利 3.49元,國泰金(2882)以 2.88元位居榜眼,第三名為中信金(2891)的 1.78元;上半年整體獲利仍創下新高,但在 14家金控中,僅華南、玉山、永豐、第一等四家維持成長,而新光金(2888)則仍虧損 295.7億元。
精選報導:台積營收月減有玄機!股價衝高1100元還可追?分析師這樣說
僅四家金控上半年維持盈餘
從年增幅來看,玉山金表現最亮眼,上半年稅後盈餘 167.53億元,年增 31.75%,逆勢強勁成長。華南金、永豐金、第一金獲利分別達 116.82億元及 126.78億元、139.46億元,年增 4.16% 、 3.88% 及 1.58%,同樣維持小幅成長。
從年減幅來看,新光金六月雖轉盈,單月稅後淨利 16.7億元,但仍累計虧損 295.47億元,年減 244.77%,成為唯一上半年虧損金控。凱基金獲利 54.74億元,年減 67.71%;國票金僅 6.57億元,年減 45.84%。
富邦金六月自結稅後淨利 118.5億元,相較前一個月虧損 57.9億元已轉盈。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 513.4億元。旗下子公司方面,台北富邦銀行六月單月獲利 38.2億元及上半年累計獲利 195.3億元,皆創歷年同期新高;而產險、證券方面,兩家累計上半年獲利、以及富邦證券六月單月獲利均為歷年同期次高。
富邦人壽六月賺了 87.4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淨利 245.4億元。主要因國際情勢趨緩及台幣持續走升,六月份加權指數持續上揚,台股部位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進入除息旺季,股息收入增加;債市方面,因美國聯準會(Fed)仍持續觀察關稅對通膨的後續影響、利率凍結。部分官員提出七月可能降息的言論,驅動六月份公債利率下滑。富壽把握上半年,公債利率區間上緣的時機增加配置,並保留帳上現金以彈性因應後續變化。
匯市方面,市場持續關注關稅與貿易談判進展,美元兌新台幣貶值趨勢持續。富壽因應市場變化,維持較高之避險比例,另擬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強化因應未來匯率波動之韌性,依金管會函令,公司選擇於六月將適用壽險業「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後,釋出保險責任準備金逾 560億全數提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後續將持續監控市場,動態調整避險部位。
國泰金六月稅後淨利 7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 457.5億元,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今年來累計稅後淨利也續創新高,分別達 38.7億元、4.7億元、2億元。
國泰人壽六月稅後淨利 26.8億元,累計稅後淨利達 187.9億元。單月獲利持穩,主要反映經常性收益及國內外不動產半年評價利益挹注。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波動上升,為因應台幣升值之挑戰,國壽已申請適用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措施,並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約 508億元,經核准後,六月底準備金餘額逾 560億元,有助進一步強化外匯波動抵禦能力。資本方面,六月淨值比 8%,資本適足率(RBC)比率亦高於 300%,維持穩健。
除了壽險雙雄外,新光金也公告此次共計增提 611億元的外匯價值準備金,將來可作為沖抵外匯波動風險。其他像是元大人壽有 33億元、遠雄有 88億元、台新人壽有 26億元等。
此外,金管會也祭出措施救匯損,例如匯損計算是以上半年匯率均價而非以六月底收盤價來看,加上股利入帳及部份其他利益抵沖下,壽險業六月多數轉虧為盈。除了富邦金、凱基金(2883)、新光金(2888)單月轉盈外,以元大金(2885)月增 7.8倍、台新金(2887)月增 5.5倍,中信金也有逾 4倍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