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軍最新馬爾瓦級巡防艦(Miguel Malvar-class frigate)首艦「馬爾瓦號(BRP Miguel Malvar FFG-06)」正式成軍服役,為菲律賓海軍現代化進程樹立重要里程碑。馬爾瓦號是菲國首艘擁有垂直發射系統船艦,將大幅升級菲國在南海的軍事實力。
根據紀錄顯示,馬爾瓦號巡防艦是一艘3200噸級導彈護衛艦,由南韓HD現代重工於2021年以280億披索(約新台幣149.7億元)合約建造,4月4日抵達菲律賓,經約一個月的裝備操作熟悉,於5月20日正式成軍服役;其姊妹艦BRP Diego Silang(FFG-07)預計今年稍晚抵達。將與現有何塞·黎剎級巡防艦 (Jose Rizal-class frigate)「荷塞·黎剎號(BRP Jose Rizal FF-150)」、「安東尼奧·盧納號(BRP Antonio Luna FF-151)」組成強大水面作戰艦隊。
持續更新:美國陸軍250週年慶典暨川普生日 坦克「上鐵皮」進軍華盛頓
菲國馬爾瓦級巡防艦及何塞·黎剎級巡防艦都是南韓HD現代重工大邱級巡防艦(Daegu-class frigate)的變體設計。馬爾瓦級巡防艦排水量約3200噸,長118.4公尺、寬14.9公尺,較何塞·黎剎級的2600噸,長107.5公尺、寬13.8公尺更大,具備更強的遠洋作戰能力與續航力,專為四維戰爭(海、空、潛、電子)設計,強調高強度作戰任務。馬爾瓦級配備更先進的武器,包括76毫米主砲、C-Star反艦導彈、藍鯊反潛魚雷、35毫米速射砲及16枚垂直發射MICA防空導彈,具備立體作戰能力;作戰管理系統(CMS)與AESA 3D空/海搜索雷達也較何塞·黎剎級先進。
在水面艦「垂直發射系統」(VLS)部份,菲國藉由南韓助力「彎道超車」搶先台灣擁有,但僅有16枚中短程地對空導彈。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華陽」垂直發射系統,傳目前規劃將於「輕型巡防艦」安置32單元,可用來發射海劍二與海弓三飛彈,強化反艦與防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