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LIMA 2025)於 20 日開幕,全球航空強權紛紛展示尖端軍備。其中,中國展區最受矚目的展品之一,是其外銷型主力戰機——殲-10CE。這款由中國自主研發、近年頻頻出現在演訓現場的戰鬥機,吸引不少外國軍政代表團與觀展人士駐足圍觀。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軍事專家指出,殲-10 系列戰機不僅是「中國製造」,更是中國航空工業邁向高端、自主的重要象徵,對提升中國空軍作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專家認為,這類新銳裝備的海外亮相,有助於改變國際對中國軍事科技的傳統印象,甚至可能對全球軍工產業格局產生影響。
現正最夯:有人要倒大楣了!北韓5000噸級驅逐艦下水失敗 金正恩嚴厲問責
回顧殲-10 的發展歷程,始於 1980 年代,中國當時空軍主力仍以殲-6、殲-7、殲-8 等舊型機種為主,與西方國家普遍裝備 F-16、米格-29、蘇-27 等第四代戰機相比,存在明顯代差。當時中國軍方曾赴法國考察幻象-2000 ,結果顯示在航電、飛控等技術領域仍有巨大落差。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力研發的殲-10 於 1998 年首飛, 2006 年正式服役。據了解,這款戰機採用鴨式氣動布局、全數位電傳飛控系統,並搭配中國自主研發的航電與武控系統。專家指出,殲-10 的成功讓中國首次完成現代戰機的全流程設計與製造,意味著中國戰機研發能力邁向新里程碑。
自服役以來,殲-10 不僅成為中國空軍主力機型,也多次參與國內外演訓活動,包括 2009 年中國國慶閱兵、與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等國聯合軍演等,展現其遠距奔襲與聯合作戰能力。 2009 年,八一飛行表演隊也換裝殲-10A ,成為全球少數使用四代機進行表演的飛行隊。
2023 年,八一表演隊進一步升級為殲-10C ,外界觀察這一版本配備更大背鰭,利於容納電子設備或燃油,提升穩定性與續航力。搭配運油-20 加油機的支援,中方飛行員曾多次赴海外執行長途飛行表演任務,藉此提升軍事外交與對外形象。

此次亮相的殲-10CE 為殲-10C 的出口型,據報導,目前中國已向巴基斯坦出口多架,作為其空軍主力之一。分析指出,中國除強化自身國防能力外,也積極進軍國際軍火市場,以價格競爭力與技術支援吸引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潛在買家。
有評論認為,殲-10 的研發成功不僅是技術突破,也是一場「信心之戰」,證明中國能在未獲外援情況下,自主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戰機。該機型的持續升級與外銷部署,也代表中國軍工產業從模仿走向自主創新的轉型軌跡。

2024年11月,八一飛行表演隊在珠海航展上駕駛殲-10C戰機進行飛行表演。 圖:翻攝自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