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5月12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將「政治安全」置於所有領域之首,其中,也將「統一」目標納入整體國安戰略之內。對此,民進黨中國部今(22)日表示,中國將台灣納入其「安全治理體系」中,等同於將統一任務上綱為國家存亡問題,想要藉此壓縮台灣對外發聲與主體性空間。

民進黨中國部今透過臉書發文表示,《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將「政治安全」置於所有領域之首,強調維護中共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可挑戰地位,並將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視為顛覆國家安全的「境外干擾」或「敵對勢力滲透」。

全站首選:京華城容積獎勵案 林洲民:柯文哲沒有強迫怎麼做

民進黨中國部並指,對台部分,白皮書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與「推進國家統一」的立場,並再次強調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此外,「融合發展」明列為國家安全任務,意圖將教育交流、文化接觸、經貿互動與青年工作等統戰手段,納入對台「非戰爭手段」的戰略佈局。

民進黨中國部指出,根據國安局分析,涉台內容雖篇幅僅約300字,卻明確將「統一」目標納入整體國安戰略之內,進一步以制度語言「去軍事化、去武統化」,換取更大的正當性空間與輿論緩衝。

民進黨中國部表示,這份白皮書本質上是一份對內鎮壓、對外擴張的統戰戰略指導。中共雖未改變其對台政策主軸,但其策略已從「武力威懾」轉向「語言戰略」,透過包裝為以「融合、交流、和平」等名義的話語系統,試圖將統一目標合法化、柔性化與常態化,最後形成無害化的假象。但其將台灣納入中國「安全治理體系」中,就是等同於將統一任務上綱為國家存亡問題,想要藉此壓縮台灣對外發聲與主體性空間。

民進黨中國部強調,中共正透過話語戰、制度戰、與法律戰三管齊下,企圖以「中國式安全觀」重塑全球秩序。面對這樣的滲透攻勢,台灣必須警覺於不對稱戰爭的新樣貌。軍事壓力只是其中一環,語言霸權、制度擴張、經濟綁架與資訊操控,才是長期威脅所在。唯有堅守民主價值、強化制度韌性,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實質合作,台灣才能穩健應對、確保主權獨立與自由生活方式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