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天(21日)反駁媒體與在野黨批評她「吃飽太閒」及海巡署對中國偷渡客防堵不力說法,指控為「黑白講」。她強調,19日參與的岳明國中、小活動並非「玩帆船」,而是台法、台歐國際交流的重要行程。海委會推薦四名青年參加法國尼斯聯合國海洋大會,展現台灣海洋外交突破,批評者缺乏國際觀與海洋意識,誤解活動意義。
管碧玲指出,海巡署今年截至5月20日,緝獲41名中國偷渡客中的38人,緝獲率達92.68%,包括四次軍演及520清晨兩名偷渡者皆成功逮捕,顯示海巡「拼命且值得信賴」。她坦言,淡水河事件暴露社會對海巡「零漏接」的期待,因此提出「海空一體、精銳海巡」計畫,並納入特別條例,卻遭在野黨反對,預算屢被刪減。她批評,美國國會關注台灣國安與國土防衛,國內卻出現「一面罵海巡抓不到、一面刪預算」的矛盾。
精選報導:日本最上級第7艦「仁淀」入列 提升區域防禦、遠洋作戰能力
管碧玲澄清,活動當天凌晨她與海巡幹部至凌晨1:44仍在處理記者會新聞稿,幕僚現場待命回應媒體,絕無迴避。她強調,海巡署以現有裝備達成高緝獲率,卻因預算受限無法升級夜視設備與無人載具,呼籲外界勿以詆毀抹黑海巡努力。

海洋委員會19日舉辦攜手國際航向蔚藍啟航儀式,期復振航海文化力。 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管碧玲以通訊系統截圖證實漏夜處理偷渡案件。 圖:翻攝「臉書」管碧玲 (kuanbiling)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