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製「陣風」戰機在印巴空戰中,一下了就被擊落了 3 架,一時間讓全球軍事專家紛紛質疑「陣風」的實戰能力,中國更是趁機大肆推銷殲-10C 的美好。

當地時間 18 日,俄羅斯《軍事觀察》網站主編、軍事專家羅曼·斯科莫羅霍夫發表長文《不要急著埋葬「陣風」戰鬥機,它可以撕掉龍的翅膀》,首度打破俄羅斯在此次衝突中的沉默。

熱議話題:陣風慘敗引爆軍武連鎖效應! 南亞多國要退訂 殲-10C成新星 連韓國都怕賣不動

這篇文章拋出驚人觀點「陣風」被全球低估,若換種方式對抗,殲-10C 甚至可能被『撕掉翅膀』。」

被擊落的陣風戰機殘骸。 圖 : 翻攝自軍哥茶話室

此前,外界普遍認為衝突中被擊落的印度「陣風」讓法國裝備顏面掃地,俄制戰機蘇-30MKI 的損失卻未被歸為俄式武器的失敗。

但斯科莫羅霍夫的態度出人意料:他不僅為「陣風」正名,更刻意將巴基斯坦的空戰功勞安在中巴合製的「梟龍」戰機,而非官方認證的殲-10C 頭上。

在分析衝突細節時,斯科莫羅霍夫對輿論普遍認為的「陣風是垃圾、PL-15E 導彈是勝利關鍵、流星導彈平庸」等觀點提出異議。

他提到,印度以「襲擊事件」為由發動軍事行動,本質是「主動挑事卻對勝利保持沉默」。

印軍吊起陣風戰機殘骸 圖 : 翻攝自軍哥茶話室

而印度選擇蘇-30MKI 掛載「布拉莫斯」導彈執行任務,是因該導彈體積重量過大,僅蘇-30MKI 能承載。

關於「陣風」被擊落的事實,斯科莫羅霍夫與印度官方態度不同:他承認至少一架「陣風」(可能是首架交付印度的BS-001)被擊落。對於擊落「陣風」的中方 PL-15E 導彈,他一方面稱其是「東方對西方的勝利」,另一方面又質疑發射數量,若只發射 10 枚是「超級導彈」,50 枚尚可接受,100 枚則「效果存疑」。

在技術評價上,斯科莫羅霍夫強調「陣風」並非「糟糕戰機」,稱其電子設備優質、飛行性能出色、武器配置達北約標準,甚至認為其對「梟龍」有壓倒性優勢。

陣風戰鬥機是國際上熱門的機種,但是因為印度戰績差而遭到懷疑。 圖:翻攝自河東三叔

對於「陣風」實戰失利的核心原因,他將矛頭指向印度飛行員——因「陣風」入役僅 5 年,可能未培養出合格飛手。這一結論與巴基斯坦「戰機優秀但飛行員不行」的判斷不謀而合。

斯科莫羅霍夫最後提醒:「不要在一場戰鬥中低估對手,否則『陣風』可能出其不意撕掉龍的翅膀。」

斯科莫羅霍夫的發聲,強調戰場勝負從不是單一裝備的較量,人員、情報、戰略判斷,每一環都可能改變結局。

由法國達梭公司所製造的陣風戰機。   圖:翻攝自 騰訊網 河東三叔

巴基斯坦方面宣稱擊落多架印軍戰機,其中包含 3 架法國生產的陣風戰機。圖為陣風戰機。   圖:翻攝自 @Aurora107E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