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累積數十年的龐大國債,如今終於開始對全球市場發出警訊。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週五(16日)宣布,將美國聯邦政府的最高信用評等從「Aaa」下調至「Aa1」,並調整展望為「負面」,終結美國長達 108 年的「金字招牌」,也讓外界憂心,這顆規模高達 36兆美元的「債務炸彈」,是否即將引爆。

美國從 1980 年代以來,歷任總統幾乎都曾警告國債問題的嚴重性,但卻少有實質作為。從雷根到拜登,赤字規模節節攀升,然而,失業率卻未見顯著惡化,美債更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然而這一次,情況或許有所不同。

當前熱搜:美菲剛公告「海上勇士合作」軍演! 馬可仕就向中國攤牌 宣佈這件事.....

穆迪信評降級引發震撼 市場已開始「投票」

穆迪此次的降評,雖不如 2011 年標普首度下調美國信評時來得震撼,卻延續了 2023 年惠譽(Fitch)降評以來的警訊。三大信評機構一致指出,「政府功能失調」才是真正問題所在。穆迪直言:「美國歷屆政府與國會始終無法就縮減赤字與控制利息成本的具體措施達成共識。」

信評調降背後,反映的是市場對美國財政失控的焦慮。四月間,美股、美債、美元曾同時遭拋售,3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衝破 5%。資金不再視美國資產為「無敵」避風港,反而出現同步撤離跡象。

哈佛經濟學教授傅爾曼(Jason Furman)指出:「這次不同以往,穆迪擔心的是共和黨團結推動的減稅政策,恐將進一步推升美國國債規模。」

川普重返白宮 「債務黑洞」恐找上門

根據負責任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美國的公共債務占 GDP 比重,預計 2035 年將升至 119%,主要受到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支出的推升。雖然部分專家主張債務不必一次還清,只要維持與 GDP 比例穩定即可,但當前缺乏政治共識,使得任何改革難以推動。

美國總統川普與共和黨人正在醞釀新一波大規模減稅方案,預估十年內將增加 3兆~9兆美元赤字。相較之下,共和黨對削減支出卻毫無章法,對社保與健保的沉重壓力也避而不談。

知名投資人 Bob Doll 直言:「債券市場已在發出警訊,這樣的路線無法持續。」

債信危機正在醞釀 並非「雷曼式」爆炸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專家認為,美債危機並不會以「金融海嘯般」方式突然爆發,而是透過長期資金撤出與利率上揚逐步發酵。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若再度逼近或突破 5%,可能成為真正危機的前兆。

即便如此,美國並非沒有解方。多家智庫已提出包括調整社保給付、適度增稅、設立財政支出上限等藍圖,但前提是需有強而有力的政治決心與共識。可惜,截至目前,包括川普在內的多數共和黨人對此仍無回應。

正如BNY財富管理公司策略師 Colton Grant 所說:「債務是個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沒有人想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