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企業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日前宣布,將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座關鍵港口出售給由美國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BlackRock)主導的投資團隊,交易總值高達190億美元。

該項資產出售案發表之際,正值美國總統川普於其就職演說中強調美國應「重新掌握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時刻。巴拿馬運河自1999年由美國移交巴拿馬政府主權,但在此之前,港口經營權已於1998年授予李嘉誠的長江和記,並於2021年續簽至2046年。這兩座港口地理位置關鍵,占全球海運總量約3%,戰略地位無可取代。川普日前在國會發言中更進一步表示,美國已「開始收回巴拿馬運河」,並直接提及此次交易引起國際關注。

延燒焦點:就是要核武? 不跟美國妥協了! 伊朗 : 無論談判如何 濃縮鈾活動都會繼續

香港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掀起風波,圖為創辦人李嘉誠。圖:李嘉誠基金會提供影片截圖

根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共中央政府在 3 月中旬即下令國有企業停止與李嘉誠旗下集團發展新業務,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也發出訊號表示,在未經其反壟斷審查與核准前,該項交易「不應進行」。與此同時,多家親中港媒對李嘉誠發動強烈批評,指責其「出賣中國人」、「卑躬屈膝」,部分評論文章更獲中聯辦官網轉載。

面對風波,長江和記於 5 月 12 日發布聲明強調,整項港口資產轉讓過程絕對依法進行,並承諾交易不會觸犯任何適用地區的法律規範。然而,這並未平息中共當局長期以來對李嘉誠「抽身中國」的猜忌。自 2015 年起,李嘉誠即展開大規模資產重組,出售在中國與香港的商業地產與能源資產總值逾 2,500 億港元,並將企業註冊地轉移至英屬開曼群島。儘管他多次對外重申「永遠尋求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機會」,實際行動上則明顯向海外市場傾斜。

創辦人李嘉誠。 圖:翻攝自看中國

2019 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李嘉誠以溫和措辭呼籲港府與北京當局「以人道對待年輕人」,言論隨即引發中共政法機構嚴詞反擊,指控其「縱容暴徒」、「破壞穩定」。此後,他旗下的維港投資與長實集團加速轉向英國市場,先後收購當地大型酒吧集團、電信與基礎建設資產,進一步降低對中港市場的依賴。目前,長江和記整體營收中,僅約 12% 來自中國與香港,集團業務重心已轉移至歐洲零售、電信與公用事業領域。

巴拿馬運河。 圖 : 翻攝自央視新聞

此次出售巴拿馬港口所獲得的 190 億美元現金收入,亦將有助抵銷未來中共國企斷絕合作所可能帶來的損失。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李嘉誠此舉顯示其對北京壓力的防備與回應能力,並透過全球資產配置爭取更大經營自主空間。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教授曾銳生則指出,李嘉誠是否因此受到進一步懲處,將成為觀察北京對香港財閥態度的試金石。他表示:「若中共對李嘉誠出手過重,可能會導致其他香港大亨更加速將業務遷出香港,對北京將是一種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