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今(20)日再出席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擔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主題演講的特別嘉賓。在講台上,除了與劉揚偉互開玩笑外,黃仁勳也稱象徵晶片技術推展的「摩爾定律」已經結束了。

黃仁勳受邀擔任神秘嘉賓,一現身台下即爆出掌聲,劉揚偉笑著說「我應該不用再介紹你了吧」,黃仁勳打趣地回應「我還是蠻喜歡被介紹的」。而被問到這回來台戴了據傳要價 4,000萬元的錶,黃仁勳則回是假新聞,「我不在乎時間,所以我不戴手錶。」

延燒焦點:台灣、富士康、輝達攜手建AI工廠 助攻台積研發力

▲黃仁勳與劉揚偉在台上互開對方玩笑。 圖:截自COMPUTEX直播影片

談到 AI 產業發展與晶片技術的年年推進,黃仁勳直指「摩爾定律已經結束」,認為隨著電晶體的成本上漲,晶片的能源效率與處理器的速度也不再隨著製程技術進展而顯著提升。因此,輝達以不同方法來發展:

首先:「多晶片封裝」(Multi-Chip Package),將多個晶片整合在一起,也就是「3D封裝」技術

再著:透過自有的「NVLink」技術,使所有晶片的功能整合成一個巨大、且非常強大效能的晶片

然後:利用輝達的硬體、機櫃、液冷系統,將晶片群放在一個伺服器機櫃內,再搭配軟體上的創新,從資料中心系統、AI 模型架構,到網路端即時運算整合與運算(in-fabric reduction),讓 AI 效能不再如同半導體般每半年翻倍,而是「三個月翻倍」

黃仁勳表示,輝達採取 3種方式快速推進人工智慧(AI)晶片與產業,並帶動 AI 晶片每年加速發展,「未來只有天空才能限制 AI 產業的發展速度。」

「摩爾定律」原來是由英特爾(Intel)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提出,其預測晶片的運算力每兩年就翻倍、成本亦同步下降。然而,黃仁勳指出,晶片迄今的製程技術已遇上物理、成本與能源效率上的極限,使該定律走到終點。

黃仁勳也向劉揚偉誇讚鴻海不只是參與了 Blackwell 伺服器施產,還以 Omniverse 打造完整數位孿生工廠、以 AI 工廠優化生產流程,甚至成為區域級 AI 雲端供應商,成為數位轉型示範。「你們原本就是科技公司,現在是超級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