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球拍產品起家的頌勝材料,經過20年的轉型,現在成功進軍半導體研磨墊的市場,挑戰美國、日本化工龍頭大廠。
正當台灣聚氨酯(PU)廠還因為中國同業削價競爭,紛紛陷入虧損之際,位在台中西屯工業區的PU業者頌勝科技材料,卻似乎未受影響,去年2.38億元的獲利,比2023年成長3.9倍,毛利率更高達46%。
今年3月底登錄興櫃的頌勝,目前有近六成營收來自半導體相關產品,其開發出的半導體製程用研磨墊,賣進全球知名晶圓代工大廠,並打進CoWoS供應鏈。據頌勝資料顯示,公司半導體研磨墊產品的全球市占率達3.6%,與美商杜邦、英特格等國際化工廠同場競爭。
除了半導體研磨墊,頌勝去年上半年另有38%的營收,來自於醫療與運動產品。事實上,如今能與國際大廠在半導體耗材領域短兵相接的頌勝,起家產品竟然是網球拍柄及內部填充物。
而「從網球拍到半導體」的神轉型,與董事長朱明癸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們都說他是朱大膽!」頌勝財務長林順陽笑著說。
遇金融風暴 轉往應用端發展
朱明癸的創業緣起,來自於某種「不服氣」的心態。擁有化工背景的他,畢業後先在化工廠任職,負責開發網球拍複合材料。當時他發現台灣化工廠都必須從國外進口PU原料,於是暗自許下心願:「我想要有台灣自主開發的原料。」
1986年,朱明癸決定創業,主攻網球拍PU原料,且順利打進Wilson、Prince等知名網球拍品牌供應鏈。但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的九七年,朱明癸深感PU原料利潤率不夠高,就決定公司必須往下游化工成品走,提升附加價值。
但問題來了,公司不能與既有客戶搶生意,也就要轉往其他新應用發展。朱明癸回憶,那些年嘗試過的產品五花八門,從滑鼠墊、醫療鞋墊到車用過濾器等;直到2000年,他與半導體界朋友交流後,才真正改變公司命運。
那時,朋友遞給朱明癸一塊半導體化學研磨(CMP)製程用的研磨硬墊產品。「這一片是進口的,很貴!」他計算研磨墊成品,比起PU原料增加10倍價值,儘管當時公司內沒有人懂半導體,但考量自家已經掌握上游PU原料供應,他還是決心大膽投入。
為了打進半導體產業,朱明癸從新竹找了不少願意回台中工作的半導體人才,花了2年多的時間做研發,終於在2002年開發出最初版本的研磨墊。也因為化工廠與半導體業的文化差異,同年他另立子公司智勝科技,並在2003年獲得DRAM大廠力晶青睞,與力晶過往採用的杜邦產品一較高下。
結果,「我們的第一個產品,就幫力晶節省四成的研磨液!」智勝總經理楊偉文驕傲地說,晶片製造過程中需要利用研磨方式使其平坦化,除了研磨墊,也須搭配研磨液使用,而智勝研磨墊的特殊設計能有效減少研磨液的消耗,因此在攻下力晶後,也逐步擴大在台灣的市占率。
( 本文獲今週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82期)
譚敦慈中年喪夫,如何打造退休後源源不絕的養老金?兒子從埋怨到感謝「活到老、領到老」
https://btoday.cc/7krwd9
他買200張台光電跳空跌停、忍痛砍在7塊:每天吃一樣便當、讀K線贖罪「融資本身就是妖魔」
https://btoday.cc/7krw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