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接受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並於今(13)日刊出,內容觸及台日、台美、兩岸,以及經貿議題等。報導中引述英國議員Lord David Alton的評論,中共與國民黨不斷將賴清德醜化為麻煩製造者,這是一種廉價的宣傳技倆,這種攻擊並不奏效。 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則說,賴清德這次專訪將台日關係放在國際架構下去思考,象徵台日關係不再只是過去的事務性的互動,而是領導人階層的戰略互動。

賴清德在專訪中強調,不希望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希望能全球布局。在這種狀況下,台灣很希望能跟日本合作。在這個時刻,印太或國際社會很需要日本的領導,特別是可以讓「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發揮功能,也請日本支持台灣能夠加入CPTPP。

賴清德也說,台灣也很希望與日本洽簽經濟夥伴協定(EPA),讓雙方經貿可以更加密切,投資能夠更進一步。台灣也希望跟歐盟、甚至其他區域都能夠加強關係,現在正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半導體是一個生態鏈,好比說日本有材料、設備、技術,美國是IC設計、行銷,台灣是生產製造,荷蘭也是長於設備,所以希望藉由台灣在生產製造上面的優勢,能夠串連民主陣營建立一條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未來世界可以進一步繁榮發展,也確保自由貿易能夠持續運作,而不受到低價傾銷的影響,破壞未來世界的繁榮發展。

日媒報導中引述英國議員Lord David Alton的評論,對於中共與國民黨不斷將賴清德醜化為麻煩製造者,他認為,這是一種廉價的宣傳技倆,目的在於削弱賴總統在國內外的聲望。他並說,這種攻擊並不奏效,因為賴清德是一位有能力的領導人,其追求和平共處與台灣基本的生存權。

Alton 並說,部分在野勢力的行為正在危及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制度,面對一個明言要消滅台灣的掠奪者,國內政爭就應該放下,要爭取國際一致支持,台灣本身也必須團結。

李世暉表示,過去台日關係從經貿量、觀光客數量,都呈現大幅成長,這是量的變化;特別在2020年後,台日在地緣政治、地緣經濟上面的互動,開始密切化,這自然會影響台日關係未來的發展。

李世暉認為,賴清德提出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有別於擴大中國影響力、封閉性的紅色供應鏈,而是要創造全球的共同繁榮,除傳統的民主先進國家合作外,也能夠向發展中國家遞出可能的合作機會。他並認同賴清德所提「不是在美中之間做選擇,而是價值觀的選擇」,像是台灣與日本能共同打造穩固的民主體制,進而推動或是推進區域的經濟發展。

李世暉指出,賴清德這次專訪將台日關係放在國際架構下去思考,象徵台日關係不再只是過去的事務性的互動,而是領導人階層的戰略互動。他說,台日互動的地板墊高、天花板也稍微往上抬了,未來雙方互動會愈來愈大;如果日本願意,體認到自己的角色或責任,那未來的台日關係應該能有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