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近期在日內瓦舉行高層經貿磋商後,於今 ( 12 ) 日聯合發布聲明,雙方同意同步暫緩新一輪高額關稅,並重啟機制化談判。此舉被視為兩國在歷經數輪經貿對抗後的階段性降溫,亦對全球供應鏈與亞太貿易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根據聲明內容,中美雙方都強調建立「可持續、長期且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並確認持續協商有助於緩解彼此關切。雙方承諾將在 5 月 14 日前同步落實若干具體措施,以展現降溫誠意。

美國方面將調整拜登政府於 4 月初連續發布的三項行政命令中對中國商品課徵的高額從價關稅,其中原本的 24 % 關稅將在 90 天內暫停實施,僅保留 10 % 稅率,同時取消另外兩道行政令所設之關稅。美國對中國關稅 145% 將至 30% ,川普對中國態度髮夾彎式的改變,中、美關係可能緩和。

中美兩國關稅談判有重大進展,對全球供應鏈是 4月以來最大的好消息。 圖:翻攝自百度

中國則將同步修改自身稅委會公告,針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作出相對應調整,也在初始 90 天內暫緩 24 % 稅率,保留 10 %,同時取消其他兩項針對美方商品的追加稅措施。此外,中方也同意暫停或取消自 4 月以來陸續啟動的非關稅反制手段,顯示願意釋出更大彈性。

未來中美雙方將建立新的協商機制,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Jamison Greer)擔任主責官員。協商將可在中國、美國或第三地進行,並依需要召開工作層級磋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圖:翻攝自 X NOEL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