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普就職百日的支持率降至41%,創艾森豪總統以來的最低
在美國總統川普即將迎來就職百日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的一項全國性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率目前為41%,是自艾森豪總統(任期1953-61年)以來,於包括第一屆川普政府在內的所有總統當中,創最低的紀錄。
在以「對等關稅」為理由發動貿易戰之後,對川普第二屆政府的支持率從2月的47-48%下降到3月份的45%,在最新民調(4月17日至24日對1678名成年人所進行的調查)當中,更是下降到41%。調查中,表示「強烈反對」川普政府治理方式的人數是「強烈支持」人數的兩倍之多。
川普的《性別政策》和《移民管制》的支持率分別高達51%和45%,但關稅和通膨對策的支持率均為35%,外交和經濟問題的排名也很低,僅有 39%。其中的性別政策,川普聲稱:「我們將保護女性免受《性別意識形態極端主義》的影響,並要回復生物學的真實。性別只有兩種:男性和女性。」
但有48%的人表示川普為了兌現他在選舉期間所做的承諾,是做的不錯。 86%的共和黨人支持川普。 有52%的人表示川普第二屆政府將從根本上改變美國,而36%的人則表示川普第二屆政府會帶來巨大的變化,但這些變化在川普離任之後就會消失。
二、 我們沒有義務配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空想
曾擔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演講撰稿人的本·羅茲(Benjamin J. "Ben" Rhodes)在《紐約時報》(4月27日)上撰文稱:“100天。這就是要把美國從世界隔離所花的時間。其他國家並沒有義務為了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空想而為協助。”
川普正有系統性地切斷美國與世界的聯繫。這不只是外交政策的轉變;這是一場比英國脫歐更為全面的「離婚」。美國將盟友視為敵對國,並退出了涉及衛生和氣候變遷等根本問題的國際協議。
他在沒有履行正當程序的情況之下驅逐移民、禁止難民入境,並想要廢除因出生而取得公民權的制度。關稅使國際貿易體系崩潰,並在《與所有國家的貿易上面》設置了新的壁壘。外國援助幾乎全部被取消,研究經費的削減使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往後退。
羅茲總結說:「美國的強處在於:它是由《一群拒絕被統治者加以定義、無懼未來的人》所組成的。如果我們繼續推動將美國與世界隔絕的反動政治的話,那麼文明的進步將把美國拋在身後,讓我們陷入到恐懼、弱體化和貧困化的場所當中」。川普說他要管理美國,也要管理世界,這就要看他如何彌補被他破壞掉的同盟關係。
三、 英國脫歐與川普現象的共同點
英國的脫歐與美國的川普現象有幾個共同點。在兩大政黨執政之下,於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被拋棄的民眾的怨恨就成為沒有發揮影響力的死票而不斷被積累。作為全球經濟和自由貿易的倡導者與推動者,美國加速了去工業化的進程,使數百萬工廠工人成為人生的失敗者。
當賭場資本主義(Casino Capitalism)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崩潰的時候,為了拯救金融機構就拋棄了社會的弱勢群體。而新冠病毒的危機和通貨膨脹更是在這傷口上撒鹽。在美國,低收入工人的收入所占的比率已經縮水,而在英國,於2022-24年期間,實際的工資下降了15-20%。
美國和英國都是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它們都致力於將製造業轉移回到國內。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美國進出口的總額為5.192兆美元,而美國以外全球進出口總額為42.826兆美元。至於歐盟進出口總額為14.2337兆美元,英國的進出口總額為1.3119兆美元。順便一提的是,中國的這個數字是5.9368兆美元。
但英國竟然認為可以與《貿易額幾乎是其11倍的歐盟》進行脫歐談判時,佔據有利地位,但這其實是唐吉訶德式的想法,結果是英國慘敗。對於《貿易總額是自己8倍多的世界》發動貿易戰的美國,雖然是依照國別來進行談判,但是否會落得和英國一樣的結果呢?答案還不知道,但可能是會接近。

四、 比脫歐更大的政治衝擊將襲擊英國
英國以其免費的國民健康保險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ystem)而自豪,其國民的稅負高達47.6%(2021年)。這與美國的33.9%相比,其社會福利是較為優厚的,,但選民的不滿度卻與美國一樣高。順便一說的是,日本的48.1%是與英國相差不大的。
而這樣的英國即將經歷一場比脫歐更大的政治衝擊。
5月1日,英格蘭將舉行地方選舉和補選,選出24個地方議會的1,641個席次和6名市長。英國《金融時報》(4月28日)預測,這可能標誌著英國新的多黨制時代的開始,這暗示著英國長期存在的工黨和保守黨的兩黨制有可能終結。
備受關注的焦點是新成立的極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Reform UK),其領導人是領導英國脫歐的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法拉奇與其說是政治家,更像是一位活動家,是與川普一個鼻孔出氣的反移民民粹主義者。
該報的民調顯示,英國改革黨以24.9%的得票率遙遙領先,超過去年7月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工黨(24.2%)和有望捲土重來的保守黨(22.5%)。
民調公司 YouGov 說,英國改革黨的候選人在市長選舉中也處於領先地位,在大林肯郡(Greater Lincoln)獲得了 40% 的選票,在赫爾和東約克郡(Hull and East Yorkshire)獲得了 35% 的選票。 3月初地方議會選舉的預測顯示:保守黨將失去634個席位,工黨將失去84個席位。英國改革黨的席位將從零個增加到474個,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五、我們持續要求變化,但體制並沒有回應
在工黨下院議員的暴力事件所涉及的補選當中,英國改革黨有望在補選中贏得席位。英國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政治學教授、民調專家約翰‧柯蒂斯(John Curtice)在接受英國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於4月26日的採訪時表示,「這次選舉規模雖小,但其政治意義則是重大的」。
「上世紀的60年代,工黨和保守黨獲得的選票都超過90%,但現在只有在45%到47%之間。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將成為《從兩黨制轉向多黨制的試金石》。”“英國改革黨在支持脫歐的地區中實力是強的,幾乎在每個選區都派出了候選人,並且將首次建立全國性政黨的組織基礎。”
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同日)也報導說,“選舉結果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英國政治的未來”,並援引了一位策略師(Strategist)的話說,“對於政治和主要政黨的幻滅感是全國的共同主題。人們的感覺是:人們持續追求改變,但體制卻沒有做出回應。”
自由派菁英嘲笑被非菁英所支持的川普的愚昧,但對於《他們使川普當選總統的錯誤》卻保持沉默。與主流媒體的報導相反,要破壞現有體系的非菁英的滾滾岩漿似乎正要吞噬美國,進而要吞噬英國。川普如何在四年當中使美國再度偉大以防止美國社會的分裂,就看其執政的績效是否奏效。
六、台灣要冷靜而且正確地掌握世界局勢的變化
川普的關稅政策搞得世界團團轉,這個影響到什麼時候才會塵埃落定呢?並無法預測,但可以知道的是這個改變會持續一段長時間,台灣政府似乎不能只依循傳統的政策方向來做因應。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局,正確掌握情勢的發展與變化,才可能擬出國家戰略的新方向。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