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似乎對中國施加了過多的壓力。自2000年代以來,中國依靠西方的資金(貿易順差和直接投資)和技術而快速成長。而現在,美國正試圖關閉這兩個來源,因此習近平政權所感受到的危機感非比尋常。去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驟減至45億美元,較前一年大減了九成。戰前的日本被美國步步進逼,而認為「再這樣下去,就只會慢慢走向衰敗。要打就只能趁現在」,結果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日本發動了偷襲珍珠港,而最後在實質上毀了整個國家而走向亡國。

中國人很冷靜(也很現實),因此應該不會輕易攻打台灣。因為他們明白,一旦失敗,就等於「亡國」——不只是習近平政權,甚至可能導致整個共產黨統治的瓦解。

即便如此,當中國陷入危機時,政權的根基就像面對海嘯的岸邊沙土一般,不斷地被沖刷流失。也就是說,首先那些擁有地位和金錢的人對於國家失去希望,開始外流出到國外。

中國人的出走潮,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像是明朝被異民族的清朝取代時,明朝的菁英階層與商人們便遷移(或說是流亡)到了東南亞;而在鴉片戰爭後的動盪期,沿海地區的貧困民眾大量被賣到美國或東南亞,成為底層勞工(苦力)。

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積累財富的人通常會先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以建立立足點,隨後自己也悄悄地移居海外。由於這個緣故,現在僅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就有超過300萬名定居的華裔居民,其中約有一半被推測是從中國本土移居過去的。

自古以來,日本也有許多為了逃避動亂而移居的中國人。自稱是秦始皇後裔的秦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家族的首領秦河勝曾是聖德太子的親信,與蘇我氏聯姻,甚至在稻荷神社都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到了清朝末年,大批中國留學生聚集在東京神保町一帶,致力於用漢字來學習「歐洲的科學與學問」。而在這當中也包括了後來成為中國總理的周恩來,以及被認為是現代中國革命先行者(國民黨稱其為國父)的孫文。孫文曾經出入日本,並從一群志同道合的日本人那裡獲得大量的資金與武器支援。在日本於1915年向中國提出「對華二十一條要求」逼迫中國轉讓權益時,許多中國留學生憤而返國,投身於抗日運動之中。

目前,於新冠疫情之後,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在人口數量上就激增,從2003年的46萬人到2023年的89萬人,幾乎翻倍。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崩盤,以及近年來日圓貶值,中國人購買日本房地產的案子也迅速增加。美國的中國專家章家敦說中國正出現《政權末期徵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與社會進一步惡化,可能會有更多業者斡旋中國人前往日本,而缺乏資金與技能的中國人可能會乘坐破舊的漁船大量「漂流」至日本,這種可能性是可以想像的。

中國人大量定居於日本是日本歷史上首次的現象。

中國是一個以政治為主導的國家,由於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由人民控制的國家,所以政治始終成為迫害人民的老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老百姓就只能選擇逃亡一途。台灣有許多人的祖先是來自唐山的移民,但是台灣人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自己可以控制的國家,這使台灣人不用再逃亡至國外,在台美斷交時,許多台灣人(尤其是當時的不少外省人)逃到美國,而今日,儘管中國不斷武嚇台灣,但台灣人所表現出來的正是保護自己的決心。這個現象或許會帶給中國人醒思:中國人何時才可以打破四千年來難以切斷而不斷發生的惡性循環?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中國千年歷史首次出現大規模移民日本,日本成為高壓環境下中國人的避難所。   圖:翻攝自 Shutterstock